科研产出
提高黄土高原旱地抗逆减灾能力的肥料定位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CSCD
摘要:黄土旱塬连续 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单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 ,随施用年限延长 ,作物产量呈上升趋势 ;单施氮肥易造成土壤磷失调 ,单加磷则造成氮失调 ;氮磷肥配施增产效果显著 ,并有较好的培肥作用 ;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较好的增产和土壤培肥作用 ,是提高旱地抗逆减灾能力的关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耕作与栽培 》 2003
摘要:通过分析集水农业在半干旱区水保型农业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必然性 ,论述了集水农业产生的理论基础、区域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对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性的作用 ,指出集水农业技术在恢复植被、环境治理、作物抗旱稳产、设施农业水分供给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具有生产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适宜性的协调统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引种及反季节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
《西北园艺 》 2003
摘要:胡萝卜(Daucus carota L.)属绿体春化型,反季节生产就是打破胡萝卜夏秋播种秋冬收获的传统生产格局,实现春季播种夏秋收获。但现有胡萝卜品种春季栽培易发生未熟抽薹,且人们对胡萝卜的商品品质要求愈来愈高,调运市场要求圆桶型三红品种(即皮、肉、心均为橘红色)。品种的商品性直接决定着销量和价格。本试验通过在甘肃省引进并反季节试种国内外胡萝卜品种,以期筛选适宜反季节栽培的优质高效胡萝卜良种,为优化作物布局结构,探寻反季节适种生态区提供依据,同时为反季节胡萝卜育种提供优异的亲本种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RAPD标记研究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的遗传差异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应用RAPD标记对19份国内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水平上,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遗传差异程度并不高.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54条多态性带,不同引物扩增的带数差异较大,每个引物可扩增2~8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91条多态性带.引物1050扩增的多态性带最多 8条 .聚类结果表明,基于RAPD标记分析的遗传聚类群与生态类型有很大的一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