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几种低毒杀虫剂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于 2 0 0 2年进行了几种低毒杀虫剂防治韭菜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40 %毒死蜱乳油防治韭蛆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3 0 0 0倍液药后 7、14、2 0 d的防效分别达 94.72 %、92 .11%和 89.5 2 %以上 ;40 %辛硫磷乳油防治韭蛆速效性好 ,但持效期较短 ,10 0 0倍液药后 7、14、2 0 d的防效分别为 98.5 3%、94.91%和88.70 %;0 .3%绿灵水剂防治韭蛆速效性较好 ,但持效期短 ,5 0 0倍液药后 7、14、2 0 d对韭蛆的防效分别为90 .5 8%、81.90 %和 73.0 4%;毒死蜱 +辛硫磷 (有效成分 1∶ 1) 2 0 0 0倍液的防效与 40 %毒死蜱乳油 2 0 0 0倍液相当 ;辛硫磷 +绿灵 ( 2 0∶ 0 .3) 2 0 0 0倍液药的防效则优于 0 .3%绿灵水剂 5 0 0倍液 ,药后 7、14d的防效与 40 %辛硫磷乳油 2 0 0 0倍液相当。这几种低毒杀虫剂防治韭蛆效果优良 ,且残留量低 ,适宜在无公害韭菜生产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关键词: 低毒杀虫剂 韭菜 韭蛆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用沼气池的设计、施工及运行

甘肃科技 2003

摘要:根据目前农村的能源问题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沼气池的设计、施工及运行情况 ,并对这种沼气池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

关键词: 农村用能 能源建设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辣椒

中国农村科技 2003

摘要:随着日光温室面积的不断扩大,辣椒在日光温室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越冬茬辣椒栽培存在落花落果、产量低等问题。而利用陇椒3号进行日光温呈越冬茬栽培,效果好,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 1.营养土及苗床准备育苗营养土用非茄科前茬作物田园土,加入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锈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27及其示范推广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陇鉴 12 7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杂交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抗锈、抗旱、优质等特点。在多年示范中较对照品种增产 8.9%~ 17.3% ,累计推广面积达 35 .714万 hm2 ,增产粮食15 5 31.4 8万 kg。该品种在成株期除对主要流行小种免疫外 ,尤其对新的流行小种条中 32号免疫 ,是优质的面条冬小麦新品种 ,鲜切面条评分为 88.8分。该品种适宜在我国北方晚熟冬麦区山、川、塬地种植 ,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陇鉴127 抗锈 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病毒病原的DAS-ELISA检测

第三次全国植物病毒和病毒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CSCD

摘要:兰州百合为川百合的变种,学名为“Liliumda-vidiiunicolorCotton”~([1])。兰州地区栽植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兰州市高海拔(1800m以上)的二阴山区,近年来也开始向省内同类地区扩展。兰州百合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中可溶性糖中蔗糖的含量高达8.50%,蛋白质含量是其它根

关键词: 兰州百合 DAS-ELISA检测 川百合 病毒病原 Cotton 蛋白质含量 营养价值 Lilium 兰州地区 郁金香碎色病毒

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试验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于 2 0 0 1年开展了木霉素、3%多氧清水剂、4 %农抗 12 0水剂 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木霉素 5 0 0倍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 81.2 0 % ,低于 72 %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 ,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可达 85 .2 1% ,优于 5 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2 0 0 0倍液 ;4 %农抗 12 0水剂 30 0倍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达 84 .78% ,与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 0 0倍液防效相当 ;3%多氧清水剂 4 0 0倍液对番茄早疫病和灰霉病的防效达 91.6 2 %以上 ,优于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速克灵。 3种生物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效果优良 ,适合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生物杀菌剂 病害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CSCD

摘要: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各种肥料单施或配施对小麦产量影响顺序为 MNP>NP>MN >N>M>MP>P>CK,不同肥料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效应。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旱地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和肥料利用率 ,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可使小麦耗水系数降低 5 1.0 %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6 5 .6 % ,氮肥、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 8.3,6 .0个百分点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提高 1.9g/ kg、0 .0 5 g/ kg、2 1.3mg/ kg、16 .8mg/ kg和 34.0 mg/ kg

关键词: 施肥 旱地 冬小麦产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雨水收集及补灌技术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采用集流场收集天然降水,富集叠加于农田作物可有效提高单住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抗逆减灾。收集的雨水应按照作物灌溉制度,以圆艺作物为主要供水对象,大田作物上补灌应以稀植作物为主,密植作物为辅。同时,集流场雨季集流后,翌年可用于适雨型作物种植。

关键词: 陇东旱塬 农田集水 补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地膜玉米有限供水效应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CSCD

摘要:有限水分在玉米关键时期供给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水分利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供水量增加 ,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 ,有限供水效应大小依次为大喇叭口期 >拔节期 >播前 >苗期 ,对应的供水效率为 10 6 .6 ,93.3,90 .3,74 .2 kg/ (m m· hm2 )。同时 ,考虑到集雨储水的有限性 ,少量水分应优先保证抗旱播种保苗 ,其次是关键生育期的有限供给

关键词: 旱地 地膜玉米 有限供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微咸水利用现状及利用途径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微咸水利用现状淡化技术及利用效益、利用途径 ,提出在微咸水利用中 ,要重视土壤盐分调控研究 ,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重视土壤盐分平衡规律研究 ;微咸水灌溉后土壤盐分离子对作物生理影响等

关键词: 微咸水 利用现状 处理技术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