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庄浪县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效益

甘肃科技 2003

摘要:分析了庄浪县在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取得方面的先进经验 ,以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庄浪县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 PAGE) ,检测了甘肃省 110份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系 )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结果表明 ,Glu- 1位点有 16种 HMW- GS变异 ,Glu- A1位点 2种 ,Glu- B1位点 8种 ,Glu- D1位点 6种。春小麦品种 (系 ) HMW- GS的变异、组合类型较冬小麦丰富 ,且优质亚基的变异种类和频率也高于冬小麦 ,面包评分 8分以上的强筋或中强筋品种数比冬小麦高 2 3.6个百分点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采用国家标准对甘肃省 193份近期育成的小麦品种 (系 )的主要品质性状检测的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系 )籽粒平均含粗蛋白 14.10 %、赖氨酸 0 .46% ,SDS沉降值 40 .7ml、硬度 5 2 .4%、湿面筋 2 6.6% ,认为甘肃省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硬度普遍较高 ,营养品质和磨粉品质好 ,但多数品种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较低 ,蛋白质质量较差 ;并筛选出 12个综合品质优良、有可能作为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 (系 )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品质性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7~2001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CSCD

摘要:1997~ 2 0 0 1年采自我国 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主要生产品种和重要抗源上的小麦条锈菌标样 4 0 0 8份 ,其鉴定结果基本反映了这期间我国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状况。 1997年发现了水源 11致病类型 13和 14 ,2 0 0 1年把原Hybrid 4 6致病类型 3(HY 3)命名为条中 32号。这期间共监测到 4 1个小种和致病类型 ,每年都能监测到的小种和致病类型有 32个 ,为条中 17、19、2 1、2 2、2 3、2 5、2 6、2 8号 ,洛 10 2 ,条中 2 9,洛 13 2、3,条中 30、31、32 ,Hybrid 4 6 4、5、6、7、8,水源 11 2、3、4、5、6、7、8、10、11、12、13和 14。条中2 9、30、31、32号为主要流行小种。 1997~ 2 0 0 0年间条中 31号位居第一 ,出现频率为 10 .8%~ 13.5 % ,其次为条中 32号 (4 .8%~11.7% ) ,由于条中 32号逐年持续上升 ,2 0 0 1年超过条中 31号而位居第一。其次是条中 2 9和 30号 ,两者出现频率基本相当 ,1997~ 1999年条中 2 9号略高位第 3(3.3%~ 4 .0 % ) ,条中 30号位第 4 (2 .6 %~ 3.3% ) ,2 0 0 0~ 2 0 0 1年 ,条中 30号略高位第 3(3.6 %~7.3% ) ,条中 2 9号位第 4 (2 .7%~ 3.1% )。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条中 2 3号、2 5号、2 6号、2 8号和Hybrid 4 6 4、5、7、8,水源 11 3、4、5、7、11、13和 14 ,其它为?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生理小种 条锈菌

西瓜新突变系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利用钴 6 0 γ射线辐射处理西瓜干种子 ,通过 7代连续系统选择、鉴定 ,选育出了新突变系 C6 8- 42 - 10 - 9-2 3- 73- 82 ,以其为母本选育出的新组合甘抗 9号通过优势测定、品种比较及生产试验示范 ,产量为 6 75 0 0 kg/ hm2左右 ,较对照品种西农 8号增产 2 7.2 6 %,其中心糖含量 11.32 %,瓤色鲜红 ,单瓜重 8.4kg,抗枯萎病 ,可重茬 ,适宜西北、华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 西瓜 突变 辐射诱变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米SiO_x保鲜果蜡研制

食品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动、植物源蜡质作为果蜡的成膜剂,研制出棕、黄、红三种类型和浓度任意调配的水溶性油状液体果蜡。成膜剂浓度、纳米SiOX浓度均可影响RY蜡的透气性,纳米SiOx对RY保鲜蜡透气性的降低效应大于成膜剂。纳米SiOX保鲜果蜡在增加果品色泽、亮度及降低果品干耗等性能方面与进口果蜡相近,在防腐性能方面优于进口果蜡。

关键词: 果蜡 保鲜 纳米SiO_X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灵菇生产技术要点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根据白灵菇人工栽培和研究实践 ,从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原料、栽培料堆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成熟培养、出菇管理方面总结出了白灵菇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白灵菇 人工栽培 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几内亚凤仙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在介绍新几内亚凤仙生物学特性、主要品种的同时 ,从育苗方法、栽培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新几内亚凤仙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新几内亚凤仙 生物学特性 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番茄灰霉病病害及其防治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玉米区试预备试验 33个杂交种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穗部性状对产量的贡献是由本身的直接效应和通过其它性状间接效应来实现的 ,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选择这些性状时必须考虑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在影响产量诸因素中 ,千粒重、穗长、行粒数起着决定性因素 ,在选择时应注重对该三因素的选择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穗粗 ,提高出籽率 ,协调好穗行数与出籽率和穗轴粗与出籽率等相互制约关系 ,就有望选出产量较高的杂交种

关键词: 玉米 穗部性状 产量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