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谷子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谷子形态水平、染色体水平、生化水平及DNA水平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表明,谷子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栽培,适应性结果导致了形态学性状和农艺性状的较大变异;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分析显示不同谷子品种在核型组成、核型分类方面存在分化;生化水平上,谷子的品质含量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蛋白质标记的指纹图谱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子水平上,谷子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是研究谷子遗传差异最有效方法。本文也对谷子育种如何有效利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信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谷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辣椒新品种——陇椒6号

西北园艺 2003

摘要:陇椒6号是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课题组选育的适宜日光温室种植的辣椒一代杂种。1 品种特征特性 陇椒6号生长势中等,株高70cm,株幅75cm,早熟,始花节位9~10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2.0cm,果肩宽2.8cm,肉厚0.25~0.30cm,单果质量35~40g,果色绿,果实微皱,味辣,果实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研究与示范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出发,进行了适合西北地区的节能日光温室研究,通过优化设计,提出了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的特点,提出了西北不同地区的温室参数,设计出了三种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示范推广330余公顷,并对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进行了性能观测,结果表明:西北型节能日光温室可以在西北大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西北型 日光温室 集雨节灌 结构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卢博士有机液肥1号在西芹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在武威市古浪县定宁乡进行的卢博士有机液肥 1号不同浓度在西芹上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以30 0倍液在营养生长期每隔 15 d喷施 1次 ,共喷 3次的产量最高 ,为 7715 4 kg/ hm2 ,较对照增产 31.4 % ,纯收益为5 8775 .7元 / hm2 ,较对照增值 14 6 34.6元 / hm2 ,增值率为 33.2 % ;6 0 0倍液喷施的产量为 6 830 8kg/ hm2 ,较对照增产 16 .4 % ,纯收益为 5 176 6 .4元 / hm2 ,较对照增值 76 2 5 .3元 / hm2 ,增值率为 17.3%。说明西芹生产中喷施 30 0倍的卢博士有机液肥 1号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关键词: 卢博士有机液肥1号 西芹 喷施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新品种陇丰早成丰产栽培及制种关键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介绍了西瓜新品种陇丰早成的特征特性 ,露地、保护地栽培技术以及主要制种技术。

关键词: 西瓜 陇丰早成 栽培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系8810-3-1-3

北京农业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永登苦水玫瑰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甘肃科技 2003

摘要:介绍了苦水玫瑰的生产情况 ,并根据其市场前景指明了其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玫瑰 生产现壮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定西县农田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对定西县具有代表性的李家堡乡农田48个样点共384个土壤样品有效硫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表层(0~10cm)有效硫含量最低,平均为10.4mg/kg,第4层(50~80cm)有效硫含量最高,平均为28.9mg/kg,而且表层有效硫含量显著地低于0~200cm层土体中有效硫含量的平均值21.6mg/kg。可见,有效硫在土体中有淋溶现象。

关键词: 定西县 农田土壤 有效硫 剖面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枣与中国冬枣引种观察结果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03

摘要:对鲜食枣品种梨枣、中国冬枣在兰州进行的引种观察结果表明 ,梨枣 4月 2 2日萌芽 ,6月 2 8日盛花 ,10月 14日前完熟 ,全生育期 180 d以上 ,定植第 2年结果 ,株产量为 15 35 .0 g,平均单果重 2 5 .0 g,可食率为98.2 % ,易繁殖 ,抗枣锈病 ;中国冬枣 4月 2 6日萌芽 ,7月 3日盛花 ,10月 2 7日前完熟 ,全生育期 185 d以上 ,定植第 2年结果 ,株产量为 15 83.0 g,平均单果重 16 .8g,可食率为 96 .4 % ,易繁殖 ,抗枣锈病

关键词: 梨枣 中国冬枣 兰州 引种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1~2002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结果

甘肃科技 2003

摘要:2001~2002年对甘肃省及省外育种单位和有关部门提供的747份小麦品种(系)材料进行了包括其中31、32号在内的5个我国及甘肃省当前及以前主要流行小种和致病类型分小种抗条锈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93保8-1等184份,占送鉴定材料总数的24.63%,同时对173份品种(系)材料在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汪川进行了抗锈性监测,筛选出95-1-15等135份抗病材料.为育种及生产单位及时提供了准确信息,促进了抗锈育种进程.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