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在介绍绿色棉新品系 GC10 11特征特性的基础上 ,从种子处理 ,选择隔离区 ,整地施肥 ,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及时间苗、定苗 ,及时追肥 ,合理灌溉 ,整枝与化控 ,综合防治病虫害 ,以及及时采摘等方面提出了绿色棉新品系 GC10 11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绿色棉
新品系
GC1011
高产
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根据甘肃河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杂交西瓜制种条件与近年试验研究结果及制种实践 ,从隔离条件、选地与施肥、整地与覆膜、播种、苗期管理、授粉与选留瓜、坐瓜后的管理、产籽量测定、采摘与掏种、种子收购等方面总结提出了西瓜杂交制种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西瓜
杂交率
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对永昌县胡萝卜苗枯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经分离鉴定 ,引起永昌县胡萝卜苗枯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黑腐交链孢 ( Alternaria radicina Meier,Drechsler et Eddy) ;对 3种杀菌剂品种用平皿法进行抑菌测定 ,以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 0 0倍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5 d和 12 d抑菌效果均达 10 0 %。
关键词:
胡萝卜
苗枯
胡萝卜黑腐交链孢
百菌清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简述了我国现阶段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工程农药在内的生物农药和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阶段及开发进展 ,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有应用前景的、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产品 ,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在开发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研制
开发
应用
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CSCD
摘要: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在灌浆特性及干物质运转方面主要表现是 :灌浆持续天数延长 3~ 5 d,单茎总绿叶面积及生物产量提高 ,合成源扩大。同时表现出了较高的移动量和转换率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地膜覆膜
穴播
灌浆特性
《西北园艺
》
2003
摘要:多年来,甘肃省辣椒市场一直喜欢味辣、果长、果大、果面有皱褶的地方品种兰州大羊角,但该品种产量低,抗病性差。针对甘肃省及北方地区辣椒消费习惯,我们选育出辣椒新品种陇椒2号,并于2000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品种特征特性。陇椒2号属早熟一代杂种,始花节位9~10节,生长势强,株高80 cm,株幅72 cm,产量可达52.3 t/hm~2。 果实长牛角形,果面有皱褶,果长23.0 cm,果宽3.0 cm,肉厚2.5 cm,单果质量35~40 g,果色绿,味辣,果实商品性好,维生素C含量158.4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在对引进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 CGRIS)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甘肃省农科院 1984年编著的《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和中国农科院品资所编著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信息处理规范》标准 ,对甘肃省保存的 5 787份小麦品种种质性状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标准化处理 ;并结合我省种质管理的实际情况 ,对CGRIS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扩展和属性改动 ,初步建成了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查询系统。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信息系统
属性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以甘丰 11黄瓜为试材 ,研究了切剪不同长度胚根对黄瓜幼苗根系、茎叶形态结构及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切剪黄瓜胚根后 ,幼苗在 1叶 1心期前 (播后 2 0 d)其株高、叶面积、根系吸收面积及地上、地下部干重均低于对照 ,但到 3叶 1心期 (播后 30 d)时 ,除株高外 ,其余指标均接近或超过对照 ,其中以切剪 2 / 3胚根的处理表现好。分析认为 ,黄瓜切剪 2 / 3胚根处理后 ,可有效抑制幼苗下胚轴伸长 ,改变根系形态结构 ,增加地上、地下部干重 ,增强幼苗根系活力 ,增大叶面积和根冠比 ,有利于培育壮苗
关键词:
黄瓜
胚根
切剪
根系吸收面积
根冠比
《甘肃农业科技
》
2003
摘要:针对日光温室辣椒越冬茬栽培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辣椒新品种陇椒 6号的栽培实践 ,从育苗、定植及管理和采收等方面提出陇椒 6号日光温室越冬茬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辣椒
陇椒6号
日光温室
越冬茬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