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花椰菜当年采种技术研究初报

中国蔬菜 1986

摘要:花椰菜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耐寒和耐热能力较弱,故采种技术较为复杂,京、津地区多为第一年秋播种,保护地越冬,翌年采种。时间长,成本高,所以至今种子价格较贵,供不应求。我区以往用种,多由外地调进,种源困难。然而,内蒙地区日照长、雨量少的自然条件,有利花椰菜的生长发育。本试验是在当年播种采种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花椰菜当年播种阳畦和露地不同采种方式其种子产量与栽培因素的关系。通过研究,探求一套高产量,低成本的采种技术措施,以应生产之需。 材料与方法 1.试材:春花椰菜──耶尔福(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品资室提供)。 2.方法:供试因素播种期(A)、定值期(B)、密度(C)、覆膜方式(D)。试材分三期播于温室,按三种密度分三期根据不同采种方式进行定植。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选用L9(34)正交表。随机排列,重复两次,试验面积一亩。 阳睦采种:试材分别于1月8日(扒)、1月 15日(A:)、 1月22日(A。)播种,按三种密度2000株/亩(CI)、2500株/亩(C:)3000株/亩(CS),于3月19日(BI)、8月26日(民)、4月2日(BS)定植阳陆。 露地采种:分别于1月8日(AI)、 18 日(\)、28日(山)据于温室I密度为 2200株/亩(of)、2700株/亩(C。)、3200株/亩(民),于4月16日(BI)、23日(B:)、29日(B。)定植露地;并采用改良式覆膜即起垄沟栽,膜覆两行为一小区(DI)、小高娃覆膜扣小棚(D:)、改良式覆膜扣小棚 (DS)三种方式。 结果与分析 1.阳畦来种试验结果分析:(1)从表一平均亩产种子量看出, R。>RI>R:,C因素的极差最大,阳睦采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A因素次之,B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就各因素而言,C的不同水平之间,有较明显差异。试验的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单位面积株数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这次试验中以C。每亩3000$的密度较适宜,群体结构合理,平均亩产量39.45公斤,of比c:增产4.35公斤/亩】民比CI增产12·4公斤/亩,故应以CS为最优水平。 A因素的种子产量效应稍次于C。花椰菜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范围较宽,AI第一播期的幼苗苗龄较大,通过愈快。此期幼苗所处的温度较低,先期抽基植株很少。花球形成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时的平均温度15—且吕t,适宜的温度形成肥厚、洁白、优质的花球,抽出的花枝健壮,花期早,避免了雨季的影响,平均产籽量最高的是A’ 40·05公斤/亩;较A:增产10.1公斤/亩;比AS增产11公斤/亩。故应以AI为最优。 B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虽然定植规不同,但是,由于阳住采种均有防寒设备,在小区所处的小气候条件差别不大。B的R值仅为2.15,在不同水平之间,Bs的产量情高于B:和BI。 因此根据试验的产量指标分析,应选A;B。Cs为最优水平组合。 (2)从平均单株产量及千粒重比较分析,A因素的不同水平,以AI平均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19克,千粒重为8克,腐烂株率最低。这主要是播期早,花椰菜种株生长发育各阶段相对的处于较适温度,开花期和结荚期在雨季之前,故授粉良好,籽粒饱满,种子产量高。A:AS开花结美期,适逢多雨天气,影响昆虫活动,授粉不良,产量降低。 B因素的不同水平之间,以BI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为18.9克,千粒重为8克。B:、B.较低。 C因素的平均单株产量以Cs较高,C。次之,c。最低;千粒重则以c;、C:较高均为2.9克,C。较低。可见决定C。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产量。 根据表一分析,应选A;BS民为最优水平组合。其相对应的是第8试验号。即阳畦采种以1月8日播种,4月2日定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其增产效果最佳。 2.羹地果种结果分析 (1)从表二看出,因素B的极差最大,C因素次之,而A、D因素对种子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B的增产效果最大,不难看出,露地定植期的早晚是左右着种子产量的一主要因素。B;产量最高。这与该定植期的种株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处于较适宜的温、湿度密切相关;同时盛花期能避开雨季,减少腐烂株,从而增加单株种子量和千粒重。B;比B。仅增产2.25公斤/亩,较民增产10.75公斤/亩。 C的R值次之,露地采种试验结果是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为次要因素。以Cs产量最高,CI比C3减产6.45公斤/亩,C。比C。减产为3.2公斤/亩,故 LZ C。为较优水平。 t$素A和D的R值分别为4.8和5.1,其增产效果均不明显;不同播期中以As较高;不同覆膜方式以D。较适宜。综上所述,从平均亩产量分析,本试验应选A。B;CsD。为最优组合。 (2)结合其它指标分析,各因素间的千粒重差异不大。除Bs千粒重较低为2.7克,其它各因素水平间的千粒重均为2.8和2.9克。 从平均单株产量看,B因素的R值最大,其中以BI的平均单株采种量最高为8.6克,其次民, B3为最低; A因素不同水平间以A.较高, AI和A。较低; C因素平均单株产量效应不明显,比较来看,以CI略高ID因素的不同水平间趴DZ较高。 通过分析比较,应选AsB;C。D。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其对应是第7试验号,也就是露地采种,以1月28日播种,4月16日定植,密度为3200株/亩,采用小高畦覆膜加小棚的栽培方式,其增产效果最显。 综合比较,花椰菜当年采种,其种子产量与采种方式密切相关。本年度试验与过去试验结果认为,阳畦采种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露地。 但是,由于阳哇采种,需要防寒设备,费工多、成本高、不便于大面积推广。因此,目前应着眼于露地采种。所以必须进一步研究提高露地种子产量和降低成本的一套技术措施,以应大面积采种立需。花椰菜当年采种技术研究初报@陈丽娟$内蒙农科院蔬菜所 @康连和$内蒙农科院蔬菜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国家畜繁殖技术的应用概况和研究动向

中国畜牧杂志 1985

摘要:作者两次访问英国,第一次系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率领学员两人前往考察和学习牛胚胎移植技术;后来又作为内蒙古农牧场总局科技代表团的成员再次访问英国。在英期间,除由英国胚胎公司安排有关胚移业务外,还访问和考察了各大公司的畜牧场和农场,参观了全英国际农业展览会、全英绵羊展览会和威尔士农业展览会,出席了在雷定大学举行的学术年会。现将英国家畜繁殖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科研动向概述如下:一、英国养牛业概况自1970十多年以来,英国牛的总头数波动在454.3—528.1万头之间。其中,乳用品种母牛324.4-343.6万头(最近三年基本稳定在324万头左右)、肉用品种母牛130—189.9万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驼绒长度 密度及驼的表面积与产绒量相关性的研究

畜牧与兽医 1985

摘要:驼绒是养驼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提高驼绒产量和质量,是目前骆驼选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骆驼的个体产绒是与其绒的长度(绒层厚度)、密度和驼的体表面积存在着相关关系,弄清这些相关,利用相关进行选育,可以加速产绒量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进。 基于上述目的,1981~1983年,我们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明星牧场进行了有关试验,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畜情期测定仪

中国畜牧杂志 1985

摘要:“家畜情期测定仪”是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内蒙古电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一种判断家畜发情及妊娠的电子仪表。经大量试验证明,该产品判断母马发情准确率为86%;鉴定母马早期妊娠准确率达95%;经输精试验,情期受胎率获47%。该仪表对于奶牛、猪等家畜发情鉴定的准确率达90%以上,它是判断奶牛隐性发情防止漏配的理想用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淘汰母羊生产肚剥卡拉库尔羔皮试验报告

中国畜牧杂志 1985

摘要:提高养羊业的产值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潜力很大,例如历年在冬季杀羊备肉时,都能从大部分老母羊肚子里剥出未成熟的羔羊,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如何利用这种传统情况,变废为利,这就是本试验的设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根据现代遗传学理论和繁殖新技术,选择历史悠久、遗传性能强的羔皮品种公羊做父本,淘汰母羊做母本,进行杂交,得到价值较高的杂种羔皮。同时采取诱导发情和同期发情手段,在“卧羊”季节既可保证老母羊肉的质量,又能得到成形的羔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氟化物通过胎盘对胎儿的影响

中国兽医杂志 1985

摘要:氟中毒对家畜是一种危害深广的常见病之一。目前该病遍及30多个国家,在我国有20多个省区。羊的氟中毒症主要表现为跛行,易于发生骨折,氟斑牙,长、短牙。有的病羊牙齿松动、脱落或发生齿槽炎等,因咀嚼障碍,病羊日渐消瘦,严重者无法采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德格地区慢性氟中毒山羊牙齿变化规律的研究(氟防专题四)

兽医导刊 1985

摘要:前言乌拉特前旗沙德格地区是受包头工业氟污染的重灾区.五十年代该地区是水草丰美五畜兴旺的牧区,七十年代由于氟害畜牧业面临崩溃,马、牛、驼、驴频于绝迹,只留有单一的山羊养殖业.在工业排氟未能根治,该地区的畜牧业能否存在与发展下去?大片被污染草场能否利用?如何利用?这是当地畜牧业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物缓解山羊氟中毒的试验(氟防专题九)

兽医导刊 1985

摘要:前言给健康山羊人工投氟的同时用氯化镁、四硼酸钠、硫酸铝钾缓解山羊氟中毒,经 4个月的试验来看, (氟化钠和缓解药物按1:1的比例)三种药对氟中毒的缓解作用都不理想.其中、硫酸铝钾比其余两种药稍好一些.由于包头地区工业排氟对周围地区的污染,该地区的数十万家畜发生慢性氟中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莎德格苏木山羊氟中毒情况的调查(氟防专题二)

兽医导刊 1985

摘要:莎德格苏木由于包头排氟工业的影响,该地区山羊引起严重的氟中毒.此次调查了公社范围内按不同大队氟污染情况,测定了山羊肋骨、草、水、尿、血清中的氟含量,观察了山羊牙齿磨损情况,同时测定了与营养有关的红血球、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结果,离污染源越近的队,草、骨、尿、血清中的含氟量越高,而相应的牙齿的损害越重,同时红血球、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含量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氟污染区慢性氟中毒山羊母体氟对胎儿骨氟的影响(氟防专题六)

兽医导刊 1985

摘要:氟化物通过母体对胎儿的影响,过去资料报道,说法不一. "家畜中毒"一书记载[1]: "氟不通过胎盘,因此胎儿和哺乳期幼畜的牙齿,没有氟的影响,看不到病变."但有些资料则认为:氟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我们在工业氟污染区沙得格苏木,引进健康山羊在自然放牧条件下,使其发生慢性氟中毒.并与健康母山羊做对照试验,观察氟化物通过母体对胎儿骨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