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坚决落实大会精神 多出人才快出成果

农业科学实验 1978

摘要:我有机会参加规模盛大的全国科学大会,聆听英明领袖华主席、邓付主席的重要讲话和方毅付总理的报告,感到无比幸■,受到极大鼓午。回顾“四人帮”横行的时候,他们肆意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豆繁种地可以混种高梁

耕作与肥料 1966 北大核心

摘要:內蒙古西部河套灌区历年来有数百万亩夏茬地.試驗証明,夏茬地复种香豆子每亩可产鮮草1,500~2,000斤,翻压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有效性养分,从而比現行的麦收后伏翻晒土耕作,能增收粮食60~80斤,故已成为提高当地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没有解决建立群众性的种籽自繁自給基地,使复种香豆难于在大面积上应用.据了解,耕地种植香豆繁种,比种植小麦的經济收益略高些,但减少了播种面积,影响了

关键词: 香豆 繁种 有效性养分 茬地 河套灌区 混种 播种面积 粮食产量 翻压 耕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磷酸钙的保肥效果

土壤通报 1963

摘要:厩肥汁液或尿肥在保存过程中伴随着氨化过程的加剧,液体中铵盐分解,往往有大量的氮素挥发损失。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土壤、草灰、过磷酸钙、(艹褥)草等物质均有保肥作用,但各有利弊。从保肥效果上看:以土壤、草灰、过磷酸钙较好。但土壤保肥垫土量为尿量的三倍时,每头大牲畜每天要垫土60斤左右。目前在劳力上有一定困难,因之探索节约垫圈土的保肥方式是尿肥保肥中的重要工作。 试验在室内进行。采用冲积型沙壤土。该土全氮力0.116%,硝态氮2—4ppm。铵态氮微量,pH8.0,石灰含量5.3%。各次尿液含氮量在0.45%左右。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内蒙东部初次发现的玉米新害虫

昆虫学报 1962

摘要:作者于1959年在内蒙古东部的布特哈旗等地的玉米上,发现了一种新的害虫,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先生鉴定,学名是Helotropha leucostigma laevis(Butler)。此虫在国内系初次发现,在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夜蛾科,作者拟定中名为“玉米枯心夜蛾”。据目前所知,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也都有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試用土霉素、单寧酸和SG治疗仔猪白痢病的一例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60

摘要:入夏以来,阴雨連绵,再加我们的新建猪舍很潮湿,因此很多仔猪发生白痢病。统计共有40余小猪发生此病,发病率估总头数的55%,发病特点:一般生后2——10天就开始发病。临床症状:多在生后2——10天吃奶的小猪群里发生,一般是全窝或半数的小猪同时发生下痢。先是粥戕,后近水样,灰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不发情季节应用妊马血清对母羊催情配种的效果

畜牧与兽医 1960

摘要:根据近两年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种畜场的观察;新疆细毛羊于3—5月份期间没有母羊发情,6月中旬起才有个别母羊开始发情,7、8月份逐渐增多,9月份为发情旺季。为了增加母羊的产羔次数必需设法在非发情季节中使母羊能够发情排卵配种并受胎。1959年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姙马血清促进绵羊多产的试验报告(第一报)

中国畜牧学杂志 1959

摘要:母马在怀孕期间的某一阶段,其血液内含有一种能促进滤泡发育的激素,给幼龄雌鼠注射后能引起它的卵巢和子宫角增大,故常借此原理来检查母马是否受孕。妊马血清在临床上可用以治疗家畜的卵巢发育不全和做为催情药剂。1940—1947年间,苏联 M.M.院士在研究提高绵羊繁殖率的方法时,曾在卡拉库尔国营养羊场广泛应用妊马血清,收到显着数果。"契姆-库尔干"国营农场在12年中应用姙马血清制剂使农场多得了近十力只羔羊和六百多刀卢布的利润。为了实现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规则,迅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绵羊配种工作中应用人工合成雌激素的后果

中国畜牧学杂志 1959

摘要:在1958年秋季棉羊的配种工作中,有许多配种站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如乙菧酚(Diethylstilbestrol)、苯甲酸求偶二醇(Estradiol benzoatis)及二羟二苯己烷(Hex-estrolis)等药物给母羊催情,然后进行配种,以缩短配种日期,提高种公羊利用率和提高母羊的产仔率。内蒙古锡林郭勒种畜场也曾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甲酸求偶二醇对促进母羊发情排卵效果的观察报告

中国畜牧学杂志 1959

摘要:一、前言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应用人工合成性激素如苯甲酸求偶二醇、乙菧酚、二羟二苯己烷等药物给母畜催情并进行配种。据报导催情效果很好。为了高速度发展畜牧业,今年将有很大数量的母羊要实行一年两次繁殖,但在春季配种工作中存在着母羊不能全部按时发情的问题。例如内蒙古锡林郭勒种畜场伊和乌拉分场的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马、牛、羊上膘和掉膘的规律以及膘情等级的研究

中国畜牧学杂志 1959

摘要:内蒙各地的马、牛、羊一年四季都实行放牧管理(一部分农区的役畜例外),这些牲畜的饲料来源主要是依靠天然草场,因此牲畜的上膘与掉膘和天时季节发生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春末夏初,天气回暖,青草萌生,牲畜就开始上膘。到了盛夏,天气炎热,蚊虻群起,这时牲畜一面因气候炎热,一面受蚊虻侵扰,白天黑夜都不能好好的吃草,所以草虽肥茂,但仅能保持膘情,有时膘情还要稍为下降。到了秋后,天气转凉,蚊虻减少,这时牧草结籽,正是催膘有劲的时候,这时如果抓膘抓得好,就能上满膘了。严冬到时,天气酷冷,近处草场的枯草已经吃得差不多,远处又不能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