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贵州茶叶 》 2012
摘要: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贵州著名茶树害虫病毒专家——郑茂材
《贵州茶叶 》 2012
摘要:翻开贵州乃至中国近代茶叶科技历史,国内茶叶界比较熟知,在抗战烽火年代,国民政府于1939年在贵州湄潭筹建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试验茶场(今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前身),造就贵州第一代中国茶叶大师,诸如刘淦芝、张天福、李联标、徐国桢、叶知水等先辈,他们为贵州乃至全国茶科技、茶


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渔业经济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贵州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适宜于鲟鱼的养殖。据不完全统计,至2011年贵州省有鲟鱼养殖场(点)41处,养殖面积10.92hm~2,年生产鲟鱼1488.4t左右。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综述了贵州山区鲟鱼养殖产业在养殖品种、方式、模式、规模和经营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贵州省鲟鱼养殖的主要问题:苗种全部从省外调运进,规模发展受到限制;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产量差异大;养殖规模偏小,养殖方式单一;饲料依赖省外供应,价格偏高;省内消费量较小,经营消费单一;养殖企业实力很弱,产业发展水平低;资金科技力量投入不足,不能及时抓抢机遇。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贵州省鲟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耕作与栽培 》 2012
摘要:以适宜贵州种植的甘蓝品种为材料,对甘蓝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开展度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心柱长与单球重的相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球重与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叶球纵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分析表明各农艺性状与单球重的直接贡献的顺序为:中心柱长>株高>外叶数>开展度>叶球纵径>叶球横径。在甘蓝的高产育种过程中,要注重开展度大、中心柱长、株高大、外叶数多的甘蓝材料的选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L株Nsp10的表达及鉴定
《生物技术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L株非结构蛋白Nsp10,以克隆质粒pMD18-T-Nsp10/JL为模板,将Nsp10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对不同温度和IPTG浓度进行优化,以获得Nsp10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Nsp10基因成功克隆至pET-32a,有分子量约为43.4 kD的融合蛋白获得表达,重组蛋白于诱导4 h后达到高峰,IPTG浓度为0.2-1.2 mmol/L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表达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10 表达


油菜强优势恢复系HF15的选育及应用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具有强优势的油菜优良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1999年春以沪优15为母本、双低抗病材料885为父本进行有性人工杂交,其杂交后代经F1~F4代分离定向选择,于2002年春成功选育强优势优良恢复系HF15。以恢复系组配的杂交油菜新组合普遍表现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熟期适中,长势强,整齐度好,抗倒、抗寒、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且大多数组合表现株高适中,分枝角度小,株型紧凑,着果密,角果粗,千粒重大等生产上受欢迎的理想株型结构。用该恢复系组配成功的杂交组合DH0815、先油杂2号(区试代号神油2715)、德新油18(区试代号H1915)、盛油15(区试代号H3115)、盛油915(区试代号H0915)等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分别通过江西省、贵州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野生地八角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草业与畜牧 》 2012
摘要:对野生地八角2年栽培与利用的试验表明:地八角是一种有较高营养价值、产量高、适口性好的豆科牧草。在海拔l 400m以下的地区均可种植。总结了地八角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合理的利用方式。


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 2012
摘要: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研究了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量、含油率、油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且含油率的增加达到显著水平;硫苷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是逐渐减少的。成熟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芥酸、油酸、棕榈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脂蛋总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可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芥酸含量、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肪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增施钾肥降低脂蛋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增加油的不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