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的新疆乌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新疆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新疆乌昌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乌昌地区人均生态赤字为3.584197 hm2,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为严重,区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就此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化石能源用地赤字、提高科技水平、发展生态旅游。


新高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甜高粱作为生物质能源作物,具有光合速率高、生物产量高、茎秆含糖高和酒精得率高等特点[1~6]。以其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可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替代品。同时,燃料乙醇有利于大气环境改善;与汽油相比,环境污染可降低30%以上。选育早熟、高产、高糖的甜同粱品种—新高粱3号,并开展高产、高糖、低成本的栽培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发再生性能源与相关化工产品,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低温对6种绿化树种幼苗生理过程的影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对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双翼豆Peltophorum tonkinense、海南山竹子Garciniaoblongifolia、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和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6种幼苗抗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树种相对电导率缓慢升高,脯氨酸含量波动较大,而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较小.大花五桠果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幅较大,其余树种出现波动最后接近对照水平.海南山竹子、海南红豆和大花五桠果叶片内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其余树种波动后显著低于对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表明,6种幼苗的抗寒性大小依次为:海南红豆>非洲桃花心木>盆架子>海南山竹子>双翼豆>大花五桠果.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低温胁迫 幼苗 抗寒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EPI地膜在新疆的光降解特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乙烯地膜的引进是及大面积使用,带来了农业生产的丰收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土壤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难题,可降解地膜的研究使用成为主要解决途径之一。


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胁迫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外界环境胁迫的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REB转录因子含有一个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参与外界环境胁迫的应答响应,通过结合DRE(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顺式作用元件,调控下游胁迫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改良植物的抗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DREB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以及转基因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作物的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阐述国内外对种植制度在农田土壤培肥中的作用及进展,得出种植制度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正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合理的种植制度才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关种植制度对土壤有机质、氮和磷的研究的内容较多,而对土壤钾、pH、水分及结合耕作制度对土壤培肥的影响研究内容较少。今后应加强种植制度对土壤培肥的障碍因素及积极因素方面研究力度,建议合理利用种植制度对培肥土壤的积极作用,将种植制度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增产增收、培肥地力和农业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制定出适合社会需求、满足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种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