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肥对二化螟和稻曲病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级稻38S/0293为材料,研究了习惯施肥(XG)、单质配方施肥(DZ)、复合配方施肥(FH)、不施肥(CK)4种处理对二化螟和稻曲病发生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化螟危害引起的白穗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H>XG>DZ>CK,3种施肥处理的螟害率均显著高于CK;稻曲病病穗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XG>DZ>FH>CK,XG的病穗率显著高于FH和CK,XG与DZ之间以及DZ与FH之间病穗率差异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FH>DZ>XG>CK,FH与DZ、CK与XG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FH和DZ均显著高于XG和CK。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猪整合检测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转基因猪生产的整合效率、外源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目的基因在猪体内组织特异性表达分布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显微注射法将GFP标记的转基因猪表达载体PM1导入湖北白猪和通湖猪1-细胞、2-细胞胚胎中,胚胎移植妊娠后生产仔猪,取耳或尾组织样提取基因组总DNA,用PCR法检测PM1在猪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结果]在所有生产的78头仔猪中,有6头猪用PCR检测为转PM1基因阳性猪,这6头猪在3次PCR扩增反应中都得到650 bp目的扩增片段。其他样品没有得到目的扩增片段的为阴性猪。[结论]载体PM1可以用于携带外源基因进行转基因猪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野葛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可有效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擦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温水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硝酸钾溶液浸种和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来处理野葛种子,在25℃恒温培养箱内催芽,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3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野葛种子芽率最高,其次为温水浸种和20 mmol/L的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温水浸种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增加种子活力;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降低了野葛种子的硬实率,但以摩擦种皮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为佳。[结论]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种是提高野葛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在小麦遗传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SSR标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概述了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核心种质的筛选、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茎尖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长江蔬菜 》 2008
摘要:以魔芋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茎尖剥取材料是无菌试管苗。刚剥离的茎尖需要预培养30d,然后将膨大的茎尖四周给予伤口后再转接到MS+6-BA 0.6 mg/L+NAA 0.1 mg/L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0.5 mg/L;切割后的芽在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1 mg/L上能100%形成完整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峰地方茶树品种区试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历经6年的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五峰地方茶树品种212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比,春梢物候期早1d,制绿茶栗香持久,比对照增产11.66%,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平均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10、3.95、0.15个百分点,酚氨比6.34,适宜制绿茶。五峰107属早芽种,制绿茶清香尚持久,滋味鲜醇尚爽;制红茶外形乌黑紧结,甜香持久,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分别比对照高13.84、1.08、7.53个百分点,适宜制红茶、绿茶。五峰310制绿茶外形紧细深绿尚显毫,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3.65个百分点,属特异性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