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广藿香不同栽培类型叶表皮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广藿香成熟叶片表皮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结果广藿香5个栽培类型的叶表皮特征中,腺毛、非腺毛上的疣点、气孔和纹理纹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我国栽培的广藿香出现了一些变异。

关键词: 广藿香 叶表皮 扫描电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内生Ch1001菌株种子处理防治根结线虫的施用剂量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生毛壳菌Ch1001菌株种子处理对黄瓜幼苗上发生的根结线虫有防效。为培育壮苗并达到理想的防效,合适的施用剂量是实际应用所需的一个重要参数。笔者在黄瓜播种时分别用1×103、1×104、1×105、1×106、1×107、1×108个孢子/种子的剂量处理种子,测定幼苗的根系活力、抗性相关酶活力以及每克根中侵入的线虫数。结果表明,1×105个孢子/种子及其以下剂量Ch1001处理对根系活力没有影响,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使幼苗苗根系的活力显著增强,1×108个孢子/种子处理根系活力急剧降低。Ch1001不能诱导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增强。在1×105、1×106、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时P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Ch1001诱导了与活性氧代谢途径相关的植株抗性。对根结线虫控制效果的统计表明,Ch1001的处理剂量与线虫防效呈正相关,1×104、1×105、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剂量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根结线虫的入侵,处理剂量为1×106和1×107个孢子/种子时菌株防效达到理想,每克根中入侵线虫总数相比对照分别减少了45.3%和57.0%。综上考虑,认为1×107个孢子/种子处理时幼苗根系活力强,防御酶活性高,根结线虫入侵最低,是菌株使用的最佳剂量。

关键词: 内生毛壳菌Ch1001菌株 种子处理剂量 幼苗根系活力 防御酶活性 根结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遮荫条件对蛇皮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蛇皮果是喜阴植物,遮荫处理对蛇皮果幼苗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不同遮荫处理对蛇皮果栽培生长的影响,通过采用不遮荫(CK)、25%遮荫(S1)、50%遮荫(S2)、75%遮荫(S3)及椰子叶遮荫(S4)的处理方式对蛇皮果进行遮荫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于蛇皮果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P<0.05),其中75%遮荫(S3)处理效果很好,其次是50%遮荫(S2)和椰子叶遮荫(S4)处理,遮荫处理对于蛇皮果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遮荫栽培试验为蛇皮果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蛇皮果 遮荫 生长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量的水稻根系生长动态模型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水稻根系生长动态模型,实现根系可视化,该研究以两优108(Va1,杂交籼稻)、86优8(Va2,杂交粳稻)和南粳43(Va3,常规粳稻)为材料,采用塑料桶土培,设施肥(每盆N 3.6 g、P2O5 0.8 g、K2O 3.6 g),与不施肥(基土同施肥处理)两个水平,分析并建立水稻根系根长、根体积以及根表面积与根干重的最适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根长、根体积及根表面积与根干重间的动态关系符合幂函数Y=axb;2008年根长、根体积及根表面积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根均方差(RMSE)每株分别为358.138 1 cm、2.089 1 cm3和136.325 2 cm2,2009年的每株分别为42.993 7 cm、0.314 9 cm3和14.072 8 cm2,检验结果为该模型可靠性较好。表明所建水稻根系生长动态模型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和通用性,为功能-结构水稻模型研究及水稻可视化奠定了基础,对水稻理想株型设计、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及水稻生长系统的可视化和数字化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根系 生物量 生长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线虫真菌的筛选及菌株DF09002的鉴定与产酶特性分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五指山原始森林、定安雷鸣发病胡椒园采集土壤样品及死亡线虫尸体,分离得到126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真菌。以离体培养的南方根结线虫为靶标线虫对126株真菌进行筛选,获得7株对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的菌株。菌株DF09002抗线虫活性最强,校正死亡率达100%;经5次继代培养,仍具有稳定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能力。通过形态学和rDNA ITS序列分析,将该菌株归类为曲霉属黑色组曲霉黑曲霉集合体。酶系分析试验表明,菌株能产生在线虫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几丁质酶和胞外蛋白酶,酶活力分别达到0.674、1.63 U/mL。

关键词: 根结线虫 食线虫真菌 筛选 菌株鉴定 酶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检测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检测棉花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采集标准,以期更清楚地研究棉花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花苞长、花苞宽、萼片长和萼片宽4种不同的参数来标准化陆地棉新陆早13号开花前不同天数棉花胚珠的特征。[结果]只有花苞长随花期的临近逐渐增长,而其他参数均没有明显变化。因此,选择花苞长为检测开花前不同天数胚珠的标准。统计分析表明,确定以1.0~1.2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5 d的胚珠,以1.3~1.5 cm长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3 d的胚珠,以1.7 cm以上的花苞为标准采集开花前1 d的胚珠。[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后期试验中开花前胚珠样品的采集提供参考数据,也为更精确检测开花前后胚珠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棉花 开花前胚珠 花苞 萼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镰刀菌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的辣椒镰刀菌形态、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这些菌的同源性,为进一步开展该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采自辽宁省各地辣椒土传病害的16株病菌进行形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引起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的主要镰刀菌有尖镰孢、茄镰孢、锐顶镰孢和串珠镰孢等4种,根据菌株分生孢子形态和rDNA-ITS序列同源性,将ZW13、LY3、PJLJ、HC5、CY2、CY5、TLLJ、LY5、LY1菌株聚类为尖镰孢;FSLJ2和FSLJ3菌株聚类为茄镰孢;ZW和ZW18菌株聚类为锐顶镰孢;KPLJ、LZLJ、FSLJ1菌株聚类为串珠镰孢。[结论]从分子系统树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看出镰刀菌同种同源性都很高,不同种之间同源性相对较低,种间遗传差异较大。

关键词: 辣椒土传病害 镰刀菌鉴定 rDNA-ITS序列 同源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31份木薯种质的朱砂叶螨抗性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的531份木薯种质进行朱砂叶螨抗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高抗朱砂叶螨的木薯种质较少,其中,华南8号和C1115等32份种质可作为高抗的育种材料,华南8号、华南8013、华南7号、南植199、华南6号、华南11号、GR891、桂热3号、华南5号和GR911等品种的抗性较强。食用型品种的抗性较差,其中以华南9号的抗性较强。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朱砂叶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枯萎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害,给西瓜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本文从嫁接防治、抗病育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对生产中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影响鱼肉色泽的重要因素,在放血充分的情况下,Mb占总色素比例的80%~90%,因此,放血是罗非鱼片加工过程关键操作步骤之一。主要研究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分析放血处理对色素蛋白及CO结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放血处理对鱼片暗色肉影响不明显,而普通肉亮度值L*则明显提高,a*和b*显著降低;放血处理的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总Mb含量略小于未放血的鱼片,高铁肌红蛋白质(met-Mb)含量呈相反趋势;普通肉色素提取液特征吸收峰由407nm红移至412、540、577nm也呈现出明显吸收峰;未放血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经发色处理后CO含量远高于充分放血后的鱼片。揭示了放血处理对鱼片色泽影响的内在因素,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罗非鱼片 放血 一氧化碳 发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