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河北省农田杂草研究和防治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安全的1个重要因素。综述了河北省农田杂草研究和防治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农田草害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为有效控制农田草害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河北省 农田 杂草 除草剂 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冬枣常温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09

摘要:以白熟期冬枣为试材,经不同浓度1-MCP(250,500,1000nL/L)处理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30天时,1-MCP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冬枣乙醇积累,保持较好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腐烂指数和乙烯释放速率,提高贮藏后期呼吸速率,但对失水率和转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1-MCP处理以1000nL/L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冬枣 品质 呼吸 乙烯 1-M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糜子育种和产业发展策略的商榷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

摘要:根据近年来人们营养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消费逐步趋向多元化,对黄米等杂粮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提出把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作为确定育种目标的重要依据,今后应根据糜子消费市场逐步细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为糜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角度,开展多元化育种,培育能够支撑糜子产业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优质高产品种、优质富硒保健品种、优质富铁保健品种、优质富钙保健品种,并就多元化育种方法和产业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糜子 育种 产业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对地上部生物产量较Rht10和Rht12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生长发育较早,较接近目前推广种的生育时期,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但由于节间缩短太多,造成地上部生物产量明显降低,使籽粒形成时提供营养的"源"太少,不利于高产。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生物产量亦太低、成熟太晚和对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影响籽粒产量的提高,在以降秆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营养生长 发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供氮水平对韭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中国果菜 2009

摘要: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韭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产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韭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供氮量在240kg/hm2时,韭菜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而硝酸盐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以产量和品质作为衡量指标,以240kg/hm2的施氮量为宜。

关键词: 韭菜 氮素水平 硝酸盐含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N 300 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占1/2)比较,氮肥后移处理(N 210 kg/hm~2,基肥、拔节肥和孕穗肥各占1/3)在不降低小麦产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全生育期氮素表观损失极低。过量施用氮肥(N 300 kg/hm~2)明显提高了60 cm以下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了其向地下水淋溶迁移的风险。氮肥后移可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降低其在20—100 cm土层的积累。基于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量而进行氮肥后移是可行的,氮肥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施氮方式。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冬小麦 土壤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冷藏方式对桃采后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后包装和不包装的‘大久保’桃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8℃冷藏(A)、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B)和0℃冷藏(C)方式下的硬度、出汁率、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B冷藏方式下,包装较不包装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降低了果实出汁率和-βgal活性;与冷藏期比较,货架期后冷藏方式A和B果实表现为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以及出汁率和-βgal活性升高。与冷藏方式A和B比较,冷藏方式C果实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较高,出汁率和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货架期后,不包装的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和-βgal活性降低,但包装处理却能减缓上述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桃采后用30μm聚乙烯袋包装、于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处理,能使桃果实在贮藏期保持较低的可溶性果胶含量和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出汁率,并能使桃在货架期正常后熟软化,是贮藏桃的一种较好方式。

关键词: 包装 冷藏方式 果胶 β-半乳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棉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途径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信息资源 信息素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冀花6号、冀花7号通过鉴定

花生学报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