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3个枣树品种在河北石家庄的引种表现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经8年试验观察,从引进的40余个品种中初步筛选出3个适宜石家庄地区栽培的不同类型优良品种,即鲜食品种早脆王、干鲜兼用品种金丝新4号、制干品种金昌一号。

关键词: 品种 早脆王 金丝新4号 金昌一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农业科技管理 2009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几个创新,即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宗旨意识、创新廉政机制。

关键词: 创新 思想政治 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群体冠层结构和产量性状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取播种量、播种方式及品种三因素正交设计为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紫花苜蓿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平结构特征系数除消光系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特征系数呈显著性差异,产量性状除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处理不同冠层垂直结构特征系数不同,同一冠层不同处理茎重、叶重及总重呈显著性差异。以处理5(亮苜5号,条播,12.0 kg/hm2)和处理6(亮苜5号,撒播,22.5kg/hm2)下的冠层结构较理想,获得的产量较高。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栽培模式 冠层结构 产量性状

卡那霉素对棉花不同时期抗虫性的鉴定

现代农村科技 2009

摘要:转基因在棉花上转育成功以来,转基因抗虫棉选育成为棉花抗虫育种的主要方向。几年来我国已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抗虫棉育种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花生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对SSR引物对75个河北省不同植物类型花生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幅为2~6个,平均3.25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5448,变幅为0.1680(7G02)~1.3617(PM15);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458,变幅为0.3385(7G02)~0.9013(PM384);普通型花生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明显大于多粒型和珍珠豆型。采用类平均法对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可以将各地方品种分为两大类,第Ⅰ类群为珍珠豆型和多粒型花生地方品种,第Ⅱ类群为普通型花生地方品种,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不大。【结论】SSR检测结果表明,河北省花生地方品种的多样性程度较高。

关键词: 花生 地方品种 SSR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绿肥作物种植利用现状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以历史资料、现状资料和实际调查为依据,全面分析了河北省绿肥作物种植利用现状。河北省耕地资源减少,农田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发展绿肥十分必要。无论从现实需求还是从可种植绿肥的土地资源数量、适宜的绿肥作物种类来看,河北省发展绿肥的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全省主要的绿肥种植利用方式有5种,即肥饲兼用改良土壤模式、作物-绿肥间套作模式、作物-绿肥轮作模式、果园绿肥模式和栽培绿肥模式。

关键词: 河北省 绿肥作物 种植 利用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芝麻产量的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产量低且不稳是制约芝麻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我国芝麻产量现状,总结了造成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芝麻产量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设想。

关键词: 芝麻 产量 现状 设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棉2008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冀12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现代农村科技 2009

摘要:冀122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抗病高产为目标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06020号。本文依据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结果和大田示范的表现,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该品种在栽培管理上的针对性,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唐山市冬小麦“3414”试验肥料效应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对唐山市4个县(市)2006/2007年冬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冬小麦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唐山市4县(市)冬小麦的基础产量(不施肥处理)差异较大;基础产量较高的县(市),产量水平和最高产量也较高。利用数学模型对肥料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唐山市冬小麦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氮肥(N)130 kg/hm2、磷肥(P2O5)100 kg/hm2和钾肥(K2O)80 kg/hm2。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模型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