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宁夏半干旱冷凉区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因素探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冷凉区,采用覆膜栽培马铃薯,产量达45186kg/hm2,较常规露地栽培增产49.8%。经田间取样测试分析,其增产原因是:覆膜成倍地促进了马铃薯对N、P、K养分的吸收,改善了地温和土壤物理性状,并给马铃薯正常生长提供了适宜含水土体,从而为高产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关键词: 马铃薯,覆膜栽培,增产机理,半干旱冷凉区


掖单13、19号玉米杂交种制种新技术
《宁夏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掖单13、19号玉米杂交种制种新技术王兆川王学铭雍瑞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永宁750105)为了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质量,探索高产制种技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于1995~1997年进行了玉米制种技术开发与研究,取得了制种26hm2掖单19...


金属遮光网预防小麦干热风初步试验效果
《宁夏农林科技 》 1998
摘要:在小麦灌浆高峰期用2.4×104目/遮光率达45%的金属遮光网预防小麦干热风,结果表明,小麦千粒重网内比网外降低8.9g,穗粒重降低0.42g,产量比对照减少37.56%,旗叶干重也低于网外,由此认为,金属遮光网不能预防小麦干热风。
关键词: 小麦,遮光网,干热风


粳稻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在杂种优势利用上的应用
《宁夏农学院学报 》 1998
摘要:取宁夏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试验材料30份,其中引进及自己选育的恢复系10份,已经转育成不育系的保持系及近年来育成的新品系20份。在对其8个数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遗传距离进行了测定,通过与目前宁夏水稻生产中已经应用的杂交粳稻组合的遗传距离相比较,可以看出利用现有的亲本资源通过合理的组配,育成更强优势的组合是可能的。


鸽新城疫的诊断和处理
《中国兽医科技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鸽新城疫的诊断和处理王守智徐广贤张国玲李景水(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银川750002)某养鸽场饲养信鸽700只,1997年5月初发病,至5月7日已死亡20只,遂送2只病鸽到本所就诊。据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鸽新城疫(ND)。经给发病鸽群注射抗...


宁夏低矿化度回归水灌溉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
《农业环境保护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利用低矿化度回归水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排水较好条件下,含盐1.3—1.6g/L的低矿化度回归水灌溉可使中轻度盐渍化土壤脱盐。但随灌溉年限延长含盐量逐年增高,含盐量、SSP、SAR、Cl-的量与回归水中该值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即使淡水也是土壤盐碱化的来源。采用混灌轮灌和良好的土壤改良管理措施,回归水可开发利用。
关键词: 低矿化度回归水,灌溉,土壤盐碱化


宁夏大麦种子寄藏真菌的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摘要:1991~1992年间,从宁夏自治区各地收集大麦种子250份,共分离得到真菌12属16种真菌,其中以镰刀菌属真菌最多,分离出3种:Fusariumgraminearum、F.arthrosporioides和F.Conglutinans;链格孢属次之,共2种:Alternariatenuis和A.triticicola。对这些菌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其中5属7种真菌具有致病性,约占整个测试真菌的43%。同时发现大麦种子带菌很普遍,且种子内带菌与种子表面菌略有不同。
关键词: 大麦;镰刀菌属;链格孢属;致病性


高粱霜霉病发生危害与病原菌鉴定
《植物保护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在宁夏高粱上发现一种新病害,经鉴定为大孢指疫霉引起的高粱霜霉病。与寄生在玉米、小麦、水稻上的大孢指疫霉3个变种Sclerophthoramacrosporavar.maydisvar.nov.,S.macrosporavar.triticinavar.nov和S.macrosporavar.oryzaevar.nov.形态比较,寄生在高粱上的大孢指疫霉有性器官比寄生在玉米、小麦、水稻上3个变种都小,初步认为是一个新的变种。
关键词: 高粱霜霉病,大孢指疫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