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北省冬麦区农作技术水分生产率初探
《节水灌溉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农作技术的节水效果,通过对降水、灌溉水和土壤含水量消耗的监测,观测了河北省冬麦区畦田整理、深耕深松、灌溉制度改革、秸秆覆盖、播种量及轮作制度等农作技术的水分生产率和节水效果,结果表明,农作技术能显著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调控土壤蓄水和水分消耗,减少灌水用量。其中,畦田整理后麦田减少灌水量15%以上。深耕深松后麦田的土壤耗水量减少11%。根据降水年型确定灌溉制度,可减少1~2次灌溉,减少麦田灌水量60~120 mm,增产15%。夏茬秸秆覆盖玉米水分生产效率提高8.9%。小麦-玉米轮作1年累加节水效益109~224 mm。研究成果表明,农作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的生产率,节水效果显著,对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激蛋白90与中红侧沟茧蜂的发育关系
《昆虫知识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热激蛋白90(the heat shock proteins90,Hsp90)基因序列的保守性,设计引物,采用PCR结合RACE扩增的方法克隆得到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Haliday Hsp90cDNA全序列,并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Hsp90与中红侧沟茧蜂发育及滞育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滞育条件和非滞育条件下,热激和冷激都能诱导Hsp90的表达;不论在滞育还是非滞育条件下,Hsp90表达量均在2龄初期最高,随发育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成虫期表达量又显著升高;滞育褐茧在4℃保存初期,Hsp90呈现高表达且随保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Hsp90 滞育 RACE 半定量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七月份棉田的分类管理
《现代农村科技 》 2009
摘要:河北省棉花种植区域分冀南、冀中、冀东三个棉区,南北横跨500km,东西400km。地理位置及土壤条件差距很大。7月份是棉花关键生长时期,在管理上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典型菜地土壤-植物系统中Cu、Zn、Pb和Cd含量状况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针对环境污染加剧,许多地区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升高,甚至出现污染超标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在河北省典型菜田开展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永年县蔬菜田土壤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是30.40 mg/kg、97.26 mg/kg、45.40 mg/kg和0.40 mg/kg,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0.55 mg/kg、3.59 mg/kg、0.058 mg/kg和0.019 mg/kg(鲜重),与目前国家制定的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相比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的形态分布均以残渣态为主,有机结合态所占比例最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复混肥对硝态氮淋溶及肥效影响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采用微区试验、淋溶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玉米专用复混肥硝态氮淋溶情况。结果表明:合理施用具有一定缓效性的复混肥能够减少硝态氮的淋失,显著降低40 cm以下土壤的硝态氮含量,提高氮素利用率。但是当复混肥用量为750 kg/hm2时,土壤下层的硝态氮含量明显增加。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该玉米专用复混肥施用量为562.3 kg/hm2时,玉米产量能达到最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基二磺隆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阔世玛的有效成分之一甲基二磺隆在河北、湖北两地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甲基二磺隆残留量,麦粒、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土壤中为0.004mg/kg。添加浓度在0.004~0.5 mg/kg范围内,回收率83%~101%,变异系数4.6%~17%。实验结果显示,甲基二磺隆在两地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2 d和8.32 d,在土壤中的分别为10.7 d和9.47 d;研究表明,阔世玛可分散粒剂用于冬小麦田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效成分剂量应定在8.1~13.5 g/hm2,施药1次,收获期甲基二磺隆在两地小麦植株、籽粒及麦田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