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冀东稻区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药剂筛选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2008年选择了四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剂试验,结果显示:20%康宽(CoregenTM)150ml/hm2防效最好,其杀虫、保穗和保叶效果均超过95%,50%灵蛙1200ml/hm2、20%解千愁1350ml/hm2,15%阿维毒1800ml/hm2防治效果也较理想,其杀虫、保穗和保叶作用分别达90%左右,4种新型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药剂——90%杀虫单sp(900g/hm2)18%杀虫双(3000g/hm2),在试验剂量下,4种杀虫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影响,安全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抗旱性状遗传力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水地(浇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和旱地(雨养)条件下,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冬小麦株高、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穗粒数、黄叶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其杂交后代的抗旱性遗传力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穗下节长、黄叶数、籽粒饱满度、落黄特性、成穗数、株高等7个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胁迫 抗旱指数 农艺性状 生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产粳稻新品种垦稻2015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垦稻201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采用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的抗病性强、超高产(855kg/667m2),稳产、中熟粳稻新品种,2008年5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稻2008001)。1选育经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酚陆地棉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低酚陆地棉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进行全固体组织培养,直接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激素是影响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MSB培养基中添加2,4-D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却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中添加IBA和BA也不能直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MSB培养基附加适当浓度的IBA和KT能直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最适激素组合(1.0 mg/L IBA,0.5 mg/L KT)能使诱导棉花下胚轴产生大量胚性愈伤组织,并且在3个月内就可肉眼观察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胚。MSB培养基中附加1.0 g/L谷氨酰胺和0.5 g/L天门冬酰胺有利于胚萌发成苗。本研究建立了简便高效的棉花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培养体系,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到植株再生约需5~6个月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
《植物保护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南方根结线虫离体卵与幼虫,测试其对线虫卵和卵块孵化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均对线虫卵和卵块的孵化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阿维菌素5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高达82.57%,而硫线磷40μg/mL处理24 h对卵孵化抑制率为73.05%;阿维菌素和硫线磷处理48 h对2龄幼虫的LD50分别为7.346 11、3.345 6μg/mL;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3μg/mL处理中,2龄幼虫在沙柱中的平均移动距离仅为0.04 cm和0.05 cm,而对照处理的线虫平均移动距离为1.04 cm;在阿维菌素2μg/mL和硫线磷50μg/mL处理2龄幼虫48 h后,对番茄根部的侵入率为0.12%和0.45%,而空白对照处理线虫的侵入率达21.8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杏品种的离体繁殖
《河北农业科学 》 2009
摘要:研究了影响杏组织培养、生根、驯化及移栽的因素,建立了杏试管无性系建立—组培快繁—生根—驯化移栽1套完整且较为简单、有效的技术体系。结果显示:温室锻炼30 d,打开瓶盖再炼苗2 d效果较好,结合移栽后塑料薄膜保湿5 d再逐渐通风,成活率可达75%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水处理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遗传规律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