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78%单嘧·扑草净WG防除麦田杂草碱茅药效试验

现代农药 2009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了78%单嘧·扑草净WG防除麦田杂草碱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8%单嘧·扑草净WG在麦田茎叶处理的用药量应为750~900g/hm2,在此剂量下施药后45d,药剂对碱茅株防效74.3%~74.8%,对碱茅的鲜重抑制率在80%以上。78%单嘧·扑草净WG在推荐剂量下施用对小麦安全。

关键词: 单嘧磺隆 扑草净 水分散粒剂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遍地白花是棉花——记国审冀228邯郸现场观摩会

现代农村科技 2009

摘要:2009年10月29日邯郸市农业局组织了邯郸县、鸡泽、曲周、永年、邱县等各植棉县和农业执法大队及各县农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国审冀228邯郸现场观摩会,河北冀棉经作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了观摩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演替的理论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对生态演替理论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而且还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有关生态演替的顶极群落学说、Gaus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生态演替螺旋式上升理论、资源比例假说、变化镶嵌体稳态学说等理论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各学说(假说)的主要特征和优缺点。

关键词: 生态演替 理论 假说 植物群落 生态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oR/PhoP双因子调控系统在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解磷能力中的功能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CD-2能有效的防治棉花黄萎病,同时还具有降解蛋黄卵磷脂的能力。将含有mini-Tn10转座子的pHV1249质粒电击转入NCD-2菌株中,51℃高温诱导转座子插入突变,构建了NCD-2菌株的解磷突变子库,筛选到3株丧失解磷能力的突变子。运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对突变株M216中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的侧翼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丧失解磷能力突变株中转座子插入基因与B.subtilis168菌株中PhoR基因的相似率达到98%,Southern杂交验证突变株中转座子为单拷贝插入。将PhoR基因克隆到pHY300PLK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电击转化M216进行功能互补验证,互补菌株部分恢复了解磷能力,表明NCD-2菌株中PhoR基因与其降解卵磷脂能力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转座子mini-Tn10 降解卵磷脂 PhoR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几点建议——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阐述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及其在科技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管理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针对河北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在种苗繁殖、葡萄育种、栽培管理和病虫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葡萄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原料配比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粪和锯末不同质量比混合堆肥,通过调节水分和加入过磷酸钙和石灰,研究了腐熟过程中发酵参数对堆肥温度、水分、pH、C/N和植物养分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3 d堆肥期间,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长,50℃以上累计达20 d;含水量和C/N持续下降,C/N各处理下降幅度不同,T值小于0.6的处理仅处理4、处理5、处理6;pH值先升后降,53 d后趋于稳定,接近7左右;全磷和速效磷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幅最大的均为处理5;全钾和速效钾则先降后升,处理5的含量和增幅均最大。综合各因素来看,处理5的物料配比较适合本地区鸡粪高温堆肥发酵。

关键词: 鸡粪 锯末 堆肥 物料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 高产棉花新品种冀3927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摘要:冀3927是以转基因棉花品系279系为母本、抗病优质品系039系为父本,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和稳产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冀棉3927 选择育种 抗病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用保水剂特性研究

内蒙古林业 2009

摘要:保水剂是一类高吸水性树脂,能够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而且被吸收的水分用一般的物理方法不能挤压出来,但可以缓慢释放供树木根系吸收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钙调素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细胞内存在一条新的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热激引起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迅速上升,而磷脂酶C/1,3,5-三磷酸肌醇(PLC/IP3)信号系统的参与是热激引起[Ca2+]i升高的因素之一.热激也提高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和CaM蛋白的积累,钙调素基因AtCaM3是Ca2+-CaM热激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成员.钙调素下游信号分子研究表明:AtCaM3通过CaM结合的蛋白激酶AtCBK3或CaM结合的蛋白磷酸酶AtPP7改变热激因子AtHSFA1a的磷酸化状态以调节AtHSFA1a的活性,进而影响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植株的耐热性.

关键词: 钙离子 钙调素 蛋白激酶 热激转录因子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