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葡萄品种概览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3
摘要:日本农林水产省于1978年颁布《种子法》并实施,并从1980年开始了植物品种权申请与注册,保护期限一般为18年,最长的30年,酿酒葡萄品种一般申请保护年限为25~30年。最早获得品种权的葡萄品种是伊豆锦(イズニシキ),于1980年3月31日注册。从1980年到2012年年底,在日本农林水产省注册的葡萄品种总数达到155个。以平成元年(1989年)为分界线,1980-1988年9年间注册品种有50个,1989-2012年24年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4个柏科植物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金色侧柏、绿色侧柏、蓝色天空和蓝箭4个柏科植物品种为试材,分别在0℃、-10℃、-20℃、-30℃、-40℃低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探讨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抗寒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4种柏科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值、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均呈升高趋势。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得出金色侧柏、绿色侧柏、蓝色天空、蓝箭等4种植物的LT50分别为-23.57℃、-29.7℃、-32.32℃、-38.99℃,4个柏科植物的抗寒性强弱分别为:蓝箭>蓝色天空>绿色侧柏>金色侧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及持效期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新型内吸型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桃蚜(Myzus persicae)的毒力及持效期。【方法】利用3种生物测定方法开展螺虫乙酯对桃蚜的室内生物测定,用定量数据概率和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螺虫乙酯对桃蚜的毒力,并利用微虫笼法对螺虫乙酯的持效期进行研究。【结果】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微虫笼法进行生物测定时植物叶片的保持时间较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3种生物测定方法测得的桃蚜若蚜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到120 h达稳定。利用定量数据概率的方法分析表明,玻璃板法、微虫笼法和圆片法测定的螺虫乙酯对桃蚜若蚜的LC50分别为0.0886、0.1258和0.8459 mg.kg-1,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表明,在1.5625 mg.kg-1下的LT50分别为2.5、2.9和3.5 d,LT50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递减。螺虫乙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防治效果在施药7 d后开始下降,死亡率由100%降低至20%以下。【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用微虫笼进行螺虫乙酯生物测定的方法,可为长持效期药剂的生物测定提供参考;目前田间桃蚜种群对螺虫乙酯仍处于非常敏感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清洗剂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电解水和次氯酸钠两种不同清洗剂对鲜切马铃薯进行清洗杀菌处理,探讨了其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品质的影响。清洗切分后的马铃薯丝于4℃冰箱中贮藏7d,每天对其色差(L*,a*,b*值)、褐变度(BD)、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整体感官质量(OVQ)进行检测与评定,每隔一天对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强酸电解水清洗能够较好地保持鲜切马铃薯丝的色泽(较高的L*和b*值及较低的a*值)和OVQ,减少表面微生物的数量,抑制贮藏期内褐变现象的产生及降低PPO活性;而次氯酸钠对降低贮藏期内样品失重率的效果稍优于电解水,但两者在保持鲜切马铃薯色泽品质、降低失重率、抑制表面褐变及PPO活性方面的差异性不具有显著性(p>0.05)。综合方便、安全、环保等因素,得出结论为电解水的清洗效果优于次氯酸钠,其对鲜切马铃薯丝在贮藏期内的品质有一定的保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鸡禽杆菌A、B、C 3个血清型菌株外膜蛋白的差异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血清型副鸡禽杆菌菌株外膜蛋白的差异,本试验采用FOCUSTM Global Fractionation试剂盒制备副鸡禽杆菌A(221株)、B(0222株)、C(Modesto株)3个血清型参考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的电泳图谱相似,经凝胶定量软件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条带均有7个,其分子质量相似,分别占A、B和C蛋白质总量的70.85%、68.6%和65.71%。此外共有3个蛋白质条带分子质量相似,但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为副鸡禽杆菌外膜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力学原理解析艾滋病毒HIV-1蛋白酶成熟的关键步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艾滋病毒(HIV),和所有其他的逆转录病毒一样,成为有传染性的成熟新生病毒颗粒需要通过病毒蛋白酶裂解聚合蛋白前体。包括蛋白酶本身在内的GagPol链包含有多个共价连接的前体蛋白。从结构上看,在这个分子内部裂解的过程中,HIV蛋白酶的一端(N端)会与自身活性位点结合,然后切开自身与其余蛋白链之间的化学键。这是整个HIV成熟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山地不同海拔人工油松林枯落物及其土壤水文效应
《水土保持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北京山地4个海拔梯度(480,540,690,820m)的人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能力均随海拔先升高而后减小,最大持水率随海拔升高先减小而后增大,枯落物总储量在10.63~31.42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17.27~37.17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6.72~28.71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64.32%~185.77%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关系(R>0.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73)。土壤容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97~1.22g/cm3,总孔隙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层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6)。综合分析各项因子,低海拔地区的油松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高于高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性不育板栗种质杂交结实特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板栗雄花败育种质及其授粉结实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父本对雄性不育种质结实的影响,探讨了以雄性不育种质为母本,不同父本杂交,板栗坚果性状方面的变异情况,以揭示板栗雄性不育种质的育种价值,奠定板栗雄性不育育种及其理论研究的生物学基础。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种质具有较强的授粉结实能力,坐苞率和结实率均在90%以上,空苞率4%,每苞含坚果2.6粒,坚果高宽厚表现稳定,单粒重变异幅度稍大,变异系数达到16.10%;父本不同,雄性不育种质结实特性存在差异,"燕平"、"河北短丰"与雄性不育种质亲和力最强,结实率和空苞率分别为95.35%、74.78%和4.65%、2.61%;雄性不育种质具有较强的接收远缘花粉的能力,与"锥栗"杂交结实率达到44%,远高于"怀黄";杂交后代中,各组合间变异稳定,坚果平均单粒重8.50~9.50g,且坚果高度、宽度、厚度以及单粒重等性状在各杂交组合间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各组合内部,坚果单粒重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8.64%~16.10%,坚果厚度变异次之,坚果高度和宽度变异较小,最为稳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复合肥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蔬菜生产中的养分管理水平,实现蔬菜生产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控释复合肥对黄瓜产量、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控释肥处理氮磷钾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少50%,其中20%的控释复合肥在育苗时与基质混合育苗,然后带肥移栽,其余80%控释肥采用条施的方式底施。结果表明:控释复合肥处理较常规育苗的黄瓜幼苗株高和叶片叶面积分别增加13%和12%。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控释复合肥的黄瓜产量提高14.1%,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17.0%、11.1%和14.8%,硝酸盐含量降低1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