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杂交油菜益油1号移栽密度初探

耕作与栽培 2012

摘要: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杂交油菜益油1号在贵州省遵义县海拔950m地区的最佳移栽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移栽密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移栽7 000~9 000株/667m2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210.67~215.67kg/667m2。

关键词: 油菜 益油1号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2 CSCD

摘要:多杀菌素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农药。采用氮离子注入方法并结合前体和自身代谢物抗性来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刺糖多孢菌,其致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形,并确定30 s×(2.6×1013)ions/cm2的注入剂量用于进一步诱变筛选。通过前体及自身代谢物抗性筛选,最终得到5株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其多杀菌素的最高产量比选育前提高了44%。表明该技术对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诱变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赫章县半夏生态适宜性的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赫章县耕地种植半夏的适宜性,促进赫章县农业结构优化及半夏产业稳步发展,以赫章县的耕地为研究对象,根据半夏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运用ArcGIS 9.3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0软件,在确定半夏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和评价单元的基础上,采用加权指数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赫章县半夏生态适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赫章县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半夏的耕地分别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82%、63.6%、24.85%和4.73%;不适宜种植区土体浅薄,质地粘重,土壤有效磷等养分含量中等偏低。

关键词: 半夏 耕地 适宜性 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澳洲坚果早实丰产栽培措施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2

摘要:为提早澳洲坚果结果期,实现早产丰产,增加果园前期经济收入,2006年、2009年我们在望谟科技示范园进行了澳洲坚果早实丰产栽培试验。通过对定干培养结果枝、配方施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澳洲坚果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以供发展澳洲坚果参考。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早实 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及定时输精效果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奶牛同情发情及定时输精配种的实用技术,以达到缩短产犊间隔,提高受胎率和牛群的繁殖力。[方法]采用不同给药方式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比较研究了定时输精技术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①采用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Ⅱ组、试验Ⅴ组的同期发情率极显著高于采用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的试验Ⅰ(P<0.01)、Ⅳ组(P<0.01);②采用子宫颈内注入氯前列烯醇的效果较好,试验Ⅵ组(子宫颈内注入2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均高于试验Ⅱ组(肌肉注射2次)(P>0.05),试验Ⅳ组(子宫颈内注入1次)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也高于试验Ⅰ组(肌肉注射1次)(P>0.05);③采用定时输精方法的试验Ⅲ组、试验Ⅵ组的受胎率分别显著高于试验Ⅱ(P<0.05)、Ⅴ组的受胎率(P<0.05),试验Ⅲ和Ⅵ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和Ⅴ组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不仅可以省去观察发情,还可以减少因发情鉴定不及时和隐性发情造成的漏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同期发情 定时输精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钾肥对黔油29号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不同种类磷钾肥对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指导优质杂交油菜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比较了不同种类磷、钾肥料与黔油29号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统一施用氮肥的条件下,增施磷、钾肥均可改善黔油29号植株性状、增加一次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在试验范围内,油菜产量随着施用磷钾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用不同种类磷钾肥对黔油29号的芥酸、硫苷、含油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关键词: 黔油29号 磷钾肥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黔油28号配套高产栽培措施的模拟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黔油28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及密度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黔油2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x1(尿素)>x4(密度)>x2(过磷酸钙)>x3(氯化钾),该品种产量达21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尿素40.28~44.34kg/667m2、过磷酸钙61.4~70.68kg/667m2、氯化钾26.34~33.66kg/667m2、密度6 920~7 530株/667m2。

关键词: 黔油28号 配套高产栽培措施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贵州地方稻种资源综合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多目标决策在水稻资源和育种上的应用,为贵州水稻遗传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稻种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水稻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方法,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50份贵州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大糯表现最优,其次是野芒禾、白糯谷和野马糯稻。2)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贵州地方稻种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早熟大粒型,第Ⅱ类表现一般,第Ⅲ类高秆、多穗、低结实率、小粒型,第Ⅳ类为高秆、高结实率、大穗型,第Ⅴ类为早熟、矮秆、多穗、高结实率型。其中,前3类表现为低产类型,后2类表现为高产类型。应用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最优的稻种资源正好在第Ⅳ类和第Ⅴ类中,表明,多目标决策在对稻种资源的综合评价中是简单有效的。

关键词: 多目标决策 稻种资源 水稻 综合评价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草坪草病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原菌鉴定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草坪草病害及其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防治草坪病害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普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7种草坪草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集病害标本进行分离、纯化、诱导及鉴定。结果表明:危害7种草坪草的主要病害有叶锈病、禾草云斑病、褐斑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别由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e)、黑麦喙孢霉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Oud.)Davis〕、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禾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Wils)和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侵染所致。

关键词: 草坪草 病害 病原菌 调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稻水象甲成虫药剂室内筛选

农药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2010年在贵州首次发现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1),为了快速筛选出高效、低毒化学药剂,为贵州省稻水象甲成虫化学防治提供依据,采集田间稻水象甲成虫进行室内药剂生测筛选试验。[结果]48%毒死蜱EC对稻水象甲成虫防效最好,药后1 d各剂量处理防效在77%以上,药后3 d各剂量处理防效均达100%;其次为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药后1 d各剂量处理防效在72%以上,药后3 d各剂量处理防效在87%以上;10%醚菊酯SC在剂量为150、180 g a.i./hm2时,对稻水象甲成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以上3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活性高且速效性好,可作为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选择药剂。

关键词: 稻水象甲 成虫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