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和防治适期的选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于水稻破口前3 d施用8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爱苗、万兴、好力克、井冈霉素、HB20-1、纹曲宁、三唑酮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达67.53%、62.15%、61.75%、57.52%、52.11%、48.35%和29.68%,其每公顷理论和实际增产幅度分别达1.71%-19.62%和3.85%-15.03%。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3 d、齐穗期、扬花期施用爱苗和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推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以孕穗期施药防效最佳,增产最高。爱苗、井冈霉素孕穗期施药防效分别达到67.03%、58.54%,每公顷理论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11.89%和10.68%,每公顷实际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了11.31%和9.34%。


潮土性水稻土氮肥后效试验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氮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生长的影响作用显著,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早稻的后效作用非常明显,但后效作用不长,对晚稻的生长已无促进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因此,施用了氮肥的油菜田种植早稻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施用了氮肥的早稻田种植晚稻也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30%苯醚甲·丙环唑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农药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5%OV-101色谱柱固定相,以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为内标物,用FID检测器对30%苯醚甲·丙环唑乳油定量分析。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95、0.062,变异系数分别为0.62%、0.41%,苯醚甲环唑的回收率为99.26%~101.28%,丙环唑的回收率为98.72%~101.55%。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


咪鲜胺的应用概况及其残留检测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咪鲜胺及其残留检测的研究现状,主要对咪鲜胺的理化性质、毒理、应用、在环境中的降解机理以及咪鲜胺残留检测的现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