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UPLC-MS/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

分析试验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QuEChERS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测定土壤中噻吩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方法.采用振荡提取、QuEChERS法净化方法处理土壤样品,利用UPLC-MS/MS分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除草剂在0.5~5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0.999.在10,50μg/kg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1.4%~92.9%,RSD为5.5%~10.6%,方法检出限(S/N=3)为0.12~0.16μg/kg.方法可用于大量实际土壤样品中3种除草剂的检测.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土壤 除草剂 QuEChERS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白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基因(PtoeIF5A4)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含有羧腐胺赖氨酸残基的蛋白质,其在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eIF5A各异形体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晰。本研究从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中克隆了一个eIF5A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并根据同源性分析将其命名为PtoeIF5A4(GenBank登录号:HQ529482),其编码区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PtreIF5A4的编码区在核酸水平的序列相似性为99%。PtoeIF5A4的编码区全长483bp,共编码16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预测分子量约为17.5kD,等电点为5.76。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根、茎及叶中均表达,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而且随生长时间的增长,PtoeIF5A4在茎中表达量逐渐上升,生长12个月的杨树茎次生木质部中PtoeIF5A4的表达水平是移栽1个月的4倍,且在12个月后趋于稳定,推测PtoeIF5A4在林木次生生长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毛白杨 PtoeIF5A4 次生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小奥德蘑培养与驯化

食用菌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采自云南的热带小奥德蘑(Oudemansiella canarii)菌株进行驯化培养。结果表明:热带小奥德蘑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最适宜pH为8.5;热带小奥德蘑可以在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50%棉籽壳、30%木屑、18%麸皮、石灰2%,pH自然,含水量65%~70%)上生长,一般从接种到子实体采收完成约65~71 d,生物学效率为122.66%±5.11%。

关键词: 热带小奥德蘑 生物学特性 人工栽培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个苜蓿品种的生长及其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控水处理(7d),研究在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对照(CK,75%~80%)、轻旱(T1,50%~55%)、中旱(T2,30%~35%)3种水分条件下,3个苜蓿品种(陇东、大叶、阿尔冈金)的生长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活性氧清除酶活性(SOD、POD、CAT)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旱处理下,3个苜蓿品种的总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下降,干物质积累率均上升,其中阿尔冈金苜蓿根冠比与CK相比增大两倍;中旱处理下,3个苜蓿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率均大幅度上升,大叶苜蓿总生物量与CK相比减少一半,大叶苜蓿的根冠比继续下降,而阿尔冈金和陇东苜蓿仍保持较高的根冠比,尤其是阿尔冈金苜蓿的根冠比较大,而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幅度最小,阿尔冈金和陇东苜蓿仍保持较低的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而大叶苜蓿的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上升63.940%,阿尔冈金苜蓿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幅度比大叶和陇东苜蓿小得多,3个苜蓿品种叶片细胞膜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的变化,但与CK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游离脯氨酸含量均上升,其中大叶苜蓿的上升幅度最大。干旱胁迫下,阿尔冈金相对陇东和大叶苜蓿表显出较强的抗旱性。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苜蓿 活性氧清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蟠桃新品种‘瑞蟠19号’

北方果树 2013

摘要:‘瑞蟠19号’系‘幻想’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1996年杂交,1997年5月进行杂种苗定植,2000年开始结果,其中代号为96-7-19的单株入选为优株。2005年4月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源保护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土壤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传统统计,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0~20 cm、20~40cm、40~60 cm耕层和亚耕层土壤pH值、有机质、全磷、有效磷、硝态氮、全钾、速效钾等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密云水源一级保护区耕层、亚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在中等及以下水平,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异系数较高、半方差函数分析变程较小,不同样点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随机因素如施肥对耕层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大,而结构因素对耕层全量养分的影响较大;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了一级保护区内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磷钾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并且由西往东呈南北方向的条带型分布,与东北部潮河流域土地利用强度大及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其中菜地、大田种植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果园、消落地养分含量,更明显高于林地的养分含量,说明,肥料投入是其主要原因,尤其是消落地的化肥投入使得该区域内下层土壤的硝酸盐含量富集,随着水的流动而运移,对地下水和水库水质安全带来潜在危害,在密云水库保护区内农业管理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分布规律 铅锌冶炼区 关中西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本体的农业资源地理信息服务技术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农业资源信息管理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应用开发效率,地理信息服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信息共享过程中的互操作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为了解决农业资源地理信息的语义层面共享,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互操作,提出一个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农业资源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分别介绍了框架中不同部件的功能和框架的运行流程,并且阐述了框架的具体实现方案,验证了平台框架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农业资源 地理信息服务 服务组合 本体

耐高温酵母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性能的初步研究

中国酿造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得耐高温酵母菌,从白酒糟醅中分离筛选出1株在45℃生长良好且产乙醇能力较高的酵母菌株。经ITS和26S 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比对,结合菌落菌体形态鉴定其为库德毕赤酵母。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与安琪酵母相比较,高温条件下生长优势明显。以浓度为10%(w/v)的葡萄糖为底物,在45℃进行静置发酵,其产乙醇浓度为18.74g/L,安琪酵母产乙醇浓度为11.40g/L,该菌株较安琪酵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耐高温 库德毕赤酵母 筛选 乙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当前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及检测技术分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摘要:从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出发,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通过追踪一系列重金属污染事件报道,指出了进行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检测的重要意义;在综述现有重金属含量常规及新的检测方法基础上,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针对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问题,进行了现有各种重金属检测手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目前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今后农产品产地环境中土壤重金属参数获取技术和低成本快速检测装备平台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产地 重金属污染 污染形势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OFM的环渤海地区乡村地域功能分区

人文地理 2013 CSCD

摘要:以2008年3项乡村地域功能态和2000—2008年3项功能的增长势作为指示指标,利用Matlab软件的SOFM程序进行环渤海地区乡村地域功能分区,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协同的乡村地域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修正最终划分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生态保育三个主导功能区,并细化为13个功能亚区。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渤海沿线以及交通干线附近,是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其功能定位是保持经济技术领先优势并优化空间布局。粮食生产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平原集中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但经济发展缓慢;围绕主导功能定位建设高产、稳产、高效的"大农业...

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 功能分区 自组织映射网络模型 环渤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