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oMF1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TAIL-PCR染色体步移技术,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基因组中克隆到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基因BoMF1翻译起始位点上游521bp的启动子序列.软件分析预测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顺式作用元件,包括TATA-box、CAAT-box、MYB结合位点、植物激素响应单元等.为了研究该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亚克隆了BoMF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21bp序列,将其置换pBI121中的CaMV35S启动子,驱动其下游的GUS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oMF1P,以pBI121空载体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农杆菌(LBA4404)介导法转入拟南芥.结果表明,甘蓝BoMF1启动子序列能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花药发育晚期的花药和花粉中特异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甘蓝 OguCMS BoMF1启动子 GUS 调控元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新品种京科968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京科96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种。为使该品种更快速推向市场,介绍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周期对蛋用型北京油鸡就巢产蛋行为发生的影响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蛋用型北京油鸡就巢、产蛋行为发生的影响。648只18周龄的蛋用型北京油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108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小舍内单独照明,单独饲养。组1为对照组,采用16L∶8D,光照时间6∶00~22∶00;组2~6为试验组:组2为12L∶2D∶4L∶6D,6∶00~18∶00、20∶00~24∶00;组3为8L∶4D∶4L∶8D,6∶00~14∶00、18∶00~22∶00;组4为16L∶8D,3∶00~19∶00;组5为14L∶10D,6∶00~20∶00;组6为18L∶6D,6∶00~24∶00。所有鸡只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连续进行43周(19~62周)试验,记录每个组的就巢行为和产蛋行为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蛋用型北京油鸡的就巢行为发生在不同产蛋阶段表现不同,各组均呈现产蛋中期(34~40周龄以及41~47周龄)较高(3.70%~14.81%)、前后两端较低(34周龄前以及48周龄后)(<3.70%)的特点,尤其是41~47周龄期间就巢行为发生最高(7.41%~14.81%)。不同光周期处理对就巢行为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34~40周以及41~47周期间(P=0.047和P=0.041)。不同光周期处理对鸡只产蛋行为发生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除了34~40和48~54周外,其它各阶段组2的产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2的全期平均产蛋率(62.91%)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由此表明41~47周可能是一个光周期调控蛋用型北京油鸡就巢行为发生的重要阶段,此期间就巢行为和产蛋行为发生均较高。而采用组2光周期(12L∶2D∶4L∶6D)因其表现出较高的产蛋率和较低的就巢率则有益于产蛋鸡只的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土栾儿的营养成分分析
《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菜用土栾儿(Apios americana Medic.),又称美洲土栾儿,土栾儿,香芋,罗汉参等,豆科,土栾儿属。原产于我国的"土栾儿"本是一种野生植物。明代"救荒本草"记载,产于河南新郑山野中的"土栾儿"叶子长的很像绿豆,地下生长的块根"微团,味甜",如遇荒年,人们可以煮食块根。富含淀粉,品味清香,既适于炒、炖,又能提取淀粉[1-2]。菜用土栾儿块根外皮黄褐,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滴虫在鸽肝组织原代外植块培养液中的生长研究
《中国家禽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从3组不同日龄鸽消化道(口腔、嗉囊及内脏)采集毛滴虫特征性病变内容物,经处理后接种在健康鸽肝脏组织块原代外植pH 7.0培养液中,置37.5℃培养.250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虫体在24~36h生长达到高峰,数量为200~517个/μL,大量虫体定殖肝组织块中,并进行阿米巴样快速游动,同时可见数百虫体黏附聚集瓶底绞结成团及大量体积增加两倍的分裂体.5d后在瓶底可见死亡虫体,7d后活虫体数量逐渐下降,12d活虫体减至20个/μL,培养基液pH 6.0.每隔7d传代培养,最多可传至F1.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Apache Tomcat运行环境和MySql 5.0数据库技术进行开发,搭建开放融合的北京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平台能实现种业科技成果自动建库、统一管理和统一检索的功能,将分散在各个单位及部门的种业科技成果集中管理,实现种业科技成果网络共享。笔者主要阐述了系统平台框架结构、功能设计、自动建库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初步建成了北京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的差异性研究
《玉米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6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6个玉米自交系通过杂交进行单倍体诱导,分析不同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6个不同诱导系的诱导率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京科诱043(6.06%)>京科诱044(5.45%)>京科诱045(5.24%)>京科诱006(4.11%)>京科诱041(2.45%)=京科诱005(2.45%)。6个自交系与同一诱导系杂交得到的单倍体诱导率均值也存在显著差异,依次为自交系京724(5.53%)>农系531(5.42%)>京007(5.28%)>京24(3.78%)>京92(3.37%)>郑58(2.3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迪链霉菌A02细菌人工染色倒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科技导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迪链霉菌A02是从京郊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植物真菌病害高效生防菌,其活性产物为安全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剂纳他霉素.为了克隆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调控其表达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的方式进行A02的定向分子改造,提高纳他霉素的效价和产量.提取了利迪链霉菌A02的基因组DNA,用HindⅢ和BamHI部分酶解后,回收了97-194kb和48.5-97kb大小的高分子量DNA.与质粒载体Copycontrol pCClBAC连接,分别构建了含有800个和1500个克隆的两个BAC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20个克隆.酶切检测平均插入片段分别为133kb和65kb,空载率小于1%,假定利迪链霉菌的基因组有8*10^6kb,计算文库基因组覆盖率分别为12.28倍和11.25倍.因此.从文库筛选到目标片段的概率达99.99%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