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肉鹅饲养管理技术

湖北畜牧兽医 2007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有众多江、河、湖泊、滩涂、水面等适合饲养水禽的生态条件。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适应性强,能够消化大量的粗纤维。饲养成本低,效益高,但对养鹅的研究较少,养鹅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鹅的要求越来越高,养鹅业因而也得到长足发展,现将养鹅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套种于幼龄果园的栽培技术与效益研究初报

养殖与饲料 2007

摘要:综述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还有幼龄果园套种紫花苜蓿的4个功效。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套种 栽培技术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对菜青虫的毒力及其引起的虫体组织病变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绿僵菌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虫体感染绿僵菌孢子后出现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虫体变黑、变形,菌丝侵染各种组织器官,脂肪组织崩解,肌肉组织、中肠、马氏管、消化道等遭到破坏,并在虫体内形成大量的真菌孢子。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菜青虫 毒力试验 组织切片 病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产劣质甜橙密植园改造试验与效果分析

广西园艺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胺苯·草除·精氟吡甲可湿性粉剂的测定——整体化色谱柱的应用

现代科学仪器 2007

摘要:采用整体化色谱柱,对复配制剂14.5%胺苯·草除·精氟吡甲可湿性粉剂中的三种有效成分胺苯磺隆、草除灵乙酯、精氟吡甲禾灵进行了分离测定。在整体化色谱柱Chromolith O R Performance RP-18e上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的条件下,在15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在0.02mg/mL~0.4mg/mL时三种有效成分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98.6%~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35%~0.66%,应用该方法可在一次进样中同时完成三种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 整体化色谱柱 胺苯磺隆 草除灵乙酯 精氟吡甲禾灵 除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多重引物RT-PCR快速诊断禽流感亚型

家禽科学 2007

摘要:将本实验室分离保存、已经过PCR扩增、核酸测序鉴定的三种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5N1、H6N2、H9N2)分别接种鸡胚,收集尿囊液,分离提取AIV总RNA。参考H1 ̄H1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核蛋白(NP)基因序列以及H5、H6、H9亚型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四对引物:NP1,NP2;H5P1,H5P2;H6P1,H6P2;H9P1,H9P2,混合为PCR扩增多重引物MP1,下游引物NP2、H5P2、H6P2,、H9P2混合为逆转录反应多重引物MP2。AIV总RNA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经MP2逆转录,用MP1进行PCR扩增,AIVH5亚型材料得到205bp,563bp两条扩增带,AIVH6亚型材料得到205bp,233bp两条扩增带,AIVH9亚型材料得到205bp,690bp两条扩增带,都与实验设计相符合,阴性材料没有扩增带。该方法成功实现四对引物进行RT-PCR反应同时检测出AIV,准确诊断H5、H6、H9三种禽流感亚型,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能及时检测出AIV亚型。

关键词: 禽流感 RT-PCR 多重引物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养羊的适度规模和配套技术

湖北畜牧兽医 2007

摘要:当前,我国畜牧业正经历由粗放散养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肉羊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农户散养的饲养方式仍占很大比例,并且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在不少山区,农户利用荒山放牧养羊,配合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农村致富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籼型光敏核不育系HN5S的花培改良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服HN5S繁殖困难、自交繁殖种子难脱粒及杂种早衰等缺陷,以幼穗分化单核期的HN5S花药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获得改良不育系15S。人工光温生态鉴定表明,在14.5h、23.5℃,12.5h、23.5℃,12.5h、27.5℃,12.5h、自然温度等条件下,15S的花粉败育度分别为99.55%、98.15%、100%、100%,自交结实率均为0。比较分析表明,短日照条件下,15S花粉不育度比HN5S低;海南冬季繁殖,15S可育花粉率显著高于HN5S,且15S更容易脱粒,可繁殖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15S更容易配组优质米杂交组合。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蔬菜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合高山种植的甘蓝专用品种,2006年在高山蔬菜主产区长阳县进行了甘蓝品种比较试验,通过调查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商品性、抗病性、产量等各方面的性状及市场适应性,结果显示,供试品种中,C1、C2、C19、C20 4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其中C19表现最好,定植后70 d适收,每公顷产量达到86 700.00 kg,比对照增产32.47%,差异达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合在高山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 高山地区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葡萄七品种

农家顾问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