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水稻汕优63重组自交系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和互作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CSCD

摘要: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spp.indica)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241个株系,进行了株高、抽穗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分析,定位了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QTLs)。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共检测到45个主效QTLs和47对互作QTL位点影响上述9个性状,贡献率为2.83%~28.46%。第7染色体C1023~R1440区间为最活跃区段,同时检测到5个性状的主效QTL与3个性状的互作有关,为典型的-因多效现象。为分析水稻杂种优势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 农艺性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1株单抗AG1的生物学特性及夹心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用纯化的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沪1株(PRRSV-SI)病毒液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AG1。ELISA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AGI具有高度特异性。AGI可与PRRSV-S1、美洲株VR-2332、欧洲株LV反应,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均不反应。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上清液效价是1:256~512,腹水效价在1:10-3~10-5之间。AG1有100条染色体,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AG1属于IgG2b。Western blotting试验表明 AG1是针对 N蛋白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抗。以AG1为捕捉抗原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检测PRRSV抗原的单抗夹心ELISA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广谱等特点。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单克隆抗体 S1株 夹心ELISA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浓度小麦专用肥效应试验

磷肥与复肥 2002

摘要:我所研制开发的高浓度小麦专用肥 (1810 12 ) ,分别在上海黄泥头、潮泥 2种土壤上进行了田间肥效试验。初步结果表明 :高浓度小麦专用肥能促进小麦前期营养生长 ,提高小麦有效穗的成穗率 2 1% ,小麦产量增加8%~ 15 %的良好效果。在等氮同效状况下 ,施肥成本低于进口复合肥料。

关键词: 高浓度小麦专用肥 肥效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小孢子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大麦新品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大麦F1、F2代为供体材料,通过技术优化,建成了大麦小孢子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利用大麦小孢子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平台,二年内就可获得种性稳定的株系,四年内即可参加新品种区试。经过田间严格鉴定与选择,育成了大麦新品系“花98-11”和新株系“花01-3”、“花01-12”。

关键词: 大麦 小孢子培养 DH育种 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纹甜瓜单倍体植株生产及倍数性鉴定(英文)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以软X 射线 (总辐射剂量 6 5 0Gy)照射过Cucumismelovar .momordica植株上的雄花花粉与网纹甜瓜杂种一代‘Rubia Red’(Cucumismelovar .reticulatusNaud .)已于上一日去雄的雌花授粉 ,经‘雌核发育’诱导形成单倍体胚。 3周后从采收的 4个幼果中获得种子 196 7粒 ,种子经灭菌后接种于 1/ 2MS +蔗糖30 g/L + gellangum 3g/L固体培养基上 ,3周后将萌发的 12个幼胚移植到MS +葡萄糖 2 0 g/L + gellangum3g/L培养基上培养。由假授精胚珠诱导成的 4株幼苗经倍数性分析仪 (PA型 ,德国Partec公司制造 )鉴定为单倍体植株。幼胚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率为 0 .6 %和 0 .2 %。通过茎节切段进行增殖培养 ,10周后获得 5 4株生根再生植株

关键词: CucumismeloL. 被辐射的花粉 假授精胚珠 雌核发育 单倍体 二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研制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S1株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兽医科技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上海某猪场发病仔猪体内分离到 1株病毒 ,该毒株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RK、Vero、BHK2 1、ST、PK1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通过蚀斑克隆对其进行纯化 ,克隆毒株在BHK2 1细胞上的TCID50 为 5 0 μL 10 -6.68稀释液。该病毒能被伪狂犬病毒 (PRV )阳性血清中和。接种细胞经PRV荧光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电镜观察可见直径 110~ 180nm的典型疱疹病毒粒子。用该病毒接种兔和仔猪均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表明该分离毒株为PRV。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蚀斑试验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大豆的国际需求及科研生产动态(综述)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论述了特色蔬菜“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科研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为拓展我国菜用大豆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出口创汇生产及开展优质、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菜用大豆 需求 生产 科研 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和CpTI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B .t.基因和Cp TI基因分别导入花椰菜“杂交 75天”的父本和母本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细胞 ,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过预培养的下胚轴切段用根癌农杆菌 (LBA44 0 4/ pG BI4A2B ,含B .t .基因 ;LBA44 0 4/pBRLC ,含CpTI基因 )进行感染后 ,共培养 48h ,继续培养 30d后 ,将分化芽转移至筛选培养基上。 10d后 ,大多数分化芽的顶端变成紫色 ,2 0d后紫色芽逐渐变白死亡 ,而转化芽在选择培养基上长成小植株。小植株移至大田能正常生长、开花、结籽。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B .t和CpTI基因已整合在植物基因组中

关键词: 花椰菜 下胚轴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B.t.基因 CpTI基因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对梅山猪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综述)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由于梅山猪的高产仔性能,近20年来已被国外竞相引迸,主要目的是用以改良其本国猪种的产仔性能。这些国家对梅山猪不限于杂交利用,而且于基础理论方面作深入研究,如梅山猪高产仔性能的生理机制、基因定位、主效基因检测等,探索梅山猪的高产仔性能的机理和控制基因。随着分子遗传技术的进展,有可能将高产基因直接插入西方猪的基因组,以避免梅山猪生长慢、瘦肉率低的缺点,创建新的合成系,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梅山猪 高繁殖力 主效基因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