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冀花5号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冀花5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濮93-11为母本、郑86036-26-1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改良系普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油用型大果花生新品种。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冀花5号平均荚果产量4 725.5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花2号增产19.44%,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和适应性强等特性。经检测,脂肪含量55.73%。2006年12月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

关键词: 花生 高含油量 品种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果树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河北农业科技 2008

摘要:1盐渍化形成的原因和规律盐渍化是指水浇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盐渍土(盐碱土)是指土壤中含有较为的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或者是土壤含盐量虽少,但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达到了一定比例。形成盐碱土要有2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或者灌水较多。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贮对大久宝桃果实冷害与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08

摘要:在4种不同贮藏模式下对大久宝桃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久宝桃在0℃恒温贮藏条件下,30天以后开始出现冷害症状,20℃货架期条件下3天出现果实软化能力下降,出汁率下降;而8℃预贮15天的果实没有出现冷害症状,但显著地促进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导致果实的商品性能下降,而失去应用价值;8℃预贮5天的果实在贮藏期间能够保持一定的硬度和TSS含量,出汁率较稳定,出库后能够正常后熟软化,在预防冷害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大久宝桃果实的品质。

关键词: 预贮 冷害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草莓种质资源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保存的120份草莓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好的10份种质排序依次为石莓5号、石莓3号、石莓4号、杜克拉、红实美、星都2号、丰香、红丰、童子1号、红露。

关键词: 草莓种质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在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产业化 原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膜区对水稻类受体激酶的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同源重组系统进一步克隆了缺失近膜区的水稻(Oryza sativa)类受体激酶序列,表达了激酶的GST融合蛋白质,进行了激酶的自我磷酸化活性分析。结果显示,缺失近膜区对激酶蛋白质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其磷酸化活性检测发现,17个缺失近膜区的激酶中有14个激酶的活性丧失,按照PlantsP网站的分类,这14个激酶分别属于第一类跨膜受体激酶和非跨膜相关类受体激酶中的Receptor like cytoplasmic kinaseⅦ家族、CRPK1like kinase(type1)家族、S-domain kinase(type2)家族、Legume lectin domain kinase家族和Wall associated kinase家族,另外3个是推测的类受体激酶。表明近膜区对植物类受体激酶的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类受体激酶 近膜区 自我磷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烟草规模化繁殖烟粉虱初步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在大型全自动玻璃温室内,围绕规模化繁殖烟粉虱的各个环节,开展了烟草品种、植株生育期、烟粉虱在烟草植株上产卵分布规律和接种粉虱时间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衡水本地农家烟草品种优于其余6个供试品种,以8~12片叶时接种烟粉虱的繁殖效率最高,在12片叶时植株上下叶片营养状况差异较小、粉虱产卵分布比较均匀,接种时间24 h的粉虱发育比较整齐、羽化率较高。

关键词: 烟草 烟粉虱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萎病菌毒素粗提液对棉花抗性酶的诱导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黄萎病菌毒素滤液诱导棉花体内抗病性相关酶的研究,探索棉花黄萎病菌诱导抗性的生理机制。【方法】以4种浓度[病菌滤液原液(VD)、1﹕20、1﹕40、1﹕50]的黄萎病菌毒素液,在0、12、24、48、60、72 h预处理后,观察4~6叶龄棉苗叶和根的外部表现及发病情况,测定其植株形态的4~6片真叶萎蔫指标和体内相关抗性酶的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的毒素液浸泡棉根48 h后,1﹕20组,真叶萎蔫,子叶倒挂;1﹕40组,真叶轻度萎蔫,子叶萎蔫;1﹕50组,仅表现为子叶失水,1~2片真叶略显失水,大多数真叶完好;而VD对照组表现为3级危害,严重萎蔫。当毒素液浓度降至1﹕50时,预处理棉苗72 h,虽子叶下垂,但真叶完好,对照全株萎蔫;再接高浓度毒素液48 h后,子叶倒挂,真叶开始失水,但对照子叶脱落,真叶严重失水且萎蔫。总之,1﹕50组对黄萎病的抵抗力均强于1﹕20与1﹕40组的预处理。(2)1﹕50预处理组不仅能降低棉株体内有害物质MDA的含量,例如预处理12 h达最低值0.536μmol.g-1,为同时刻对照2.055μmol.g-1的24%,显著差异;同时提高了体内抗性相关酶POD活性,例如预处理72 h活性高达11.94μg.mg-1.min-1,而对照在24 h后即已检测不出POD活性。SOD的活性也呈现较高水平且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例如经预处理再接高浓度毒素液72 h后,SOD活性高达12.8μg.mg-1.min-1,而对照在24 h后也检测不出SOD活性。从而缓解了黄萎病菌毒素液对棉花的侵害,提高棉花的抗病性。【结论】适宜浓度(1﹕50)的黄萎病菌毒素液可以做为生物激发子成功地诱导棉花对黄萎病的系统获得抗性。

关键词: 棉花 诱导系统抗性 棉花黄萎病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渗透胁迫下鸭茅种子萌发特性及抗旱性鉴定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聚乙二醇溶液(PEG-6000)作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20份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L.)种质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PEG胁迫降低了鸭茅种质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种质间表现出较大差异。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20份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ZXY04P-148>ZXY04P-239>ZXY04P-189>ZXY03P-69>ZXY03P-22>ZXY04P-89>ZXY04P-22>ZXY04P-226>ZXY03P-191>ZXY03P-173>ZXY04P-207>ZXY04P-101>ZXY04P-75>ZXY04P-155>ZXY04P-4>ZXY03P-227>ZXY04P-57>ZXY03P-122>ZXY04P-136>ZXY04P-201。

关键词: 鸭茅 PEG胁迫 萌芽期 抗旱性

农垦科研单位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分析——以唐山滨海临港地区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概述唐山滨海临港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优势和障碍因素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和保障措施,提出当前农垦科研单位的工作任务。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