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枣缩果病发病规律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通过调查几个枣树品种缩果病动态,对枣缩果病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缩果病进行了病害分级。结果表明:婆枣与大圆丰的发病症状及过程一致,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斑,至白熟期达到为害盛期;而抗病优系99-1表现为高抗,发病症状较轻,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较低且变化平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选择82头黄牛,随机分为2组,作为胚胎移植受体。分别采用CIDR+PG法(方法Ⅰ)、CIDR+PG+雌二醇法(方法Ⅱ)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方法Ⅰ的同期发情率为76.7%,黄体合格率为76.1%,受移植妊娠率为45.7%;方法Ⅱ的同期发情率为81.8%,黄体合格率为38.9%%,受移植妊娠率为42.9%。方法Ⅱ的同期发情率高于方法Ⅰ,移植妊娠率低于方法Ⅰ,但两者差异均不显著;方法Ⅱ的黄体合格率显著低于方法Ⅰ。因此方法Ⅰ是更为适宜的同期发情方法。
1-MCP对采后嘎拉苹果果实淀粉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1)℃条件下1-MCP对嘎拉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淀粉和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1-MCP可极显著地抑制嘎拉苹果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果实呼吸跃变期,而且很好地保持了果实原有硬度;对果实相关成分的分析表明,1-MCP显著地抑制了淀粉转化、降低细胞壁物质的降解速率,延缓了不溶性果胶向水溶性果胶转化,使其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证明,嘎拉果实采后的硬度与淀粉、共价结合果胶(CSP)、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果胶(WSP)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离子结合果胶(ISP)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1-MCP) 嘎拉苹果软化 淀粉 细胞壁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长调节剂促进苹果实生树提早成花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为了提早苹果实生树成花,缩短育种周期,于苹果花芽分化期选择了苯脲类细胞分裂素(KT30)、6-苄氨基嘌呤(6-BA)、多效唑(PP333)、烯效唑(Uni)、矮壮素(CCC)和乙烯利(Eth)6种生长调节物质,设置23组69个处理,采用喷雾法,对红玉×金冠和金冠实生2个组合实生树进行了2~3 a的促花试验。结果表明:3 a生实生树已经通过童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可以成花,最低成花节位为77节;有12组处理对苹果实生树提早成花有效果,其中BA50 mg/kg+乙烯利1000 mg/kg进行2次叶面喷施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冀黑芝1号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冀黑芝1号黑芝麻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母本、农家种"武宁黑"纯合体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系谱定向选择和多点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单秆、叶腋三花、蒴果四棱、种皮乌黑,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耐)茎点枯病和枯萎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003~2005年河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388.4 kg/hm2,较对照品种冀芝3号增产22.32%,居参试品种第1位。茎点枯病和枯萎病抗性指数分别为-0.8和-1.6,达到高抗水平。籽粒脂肪含量53.58%,蛋白质含量23.33%。2006年12月通过河北省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玉米品种间籽粒灌浆与产量形成特性的差异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为了解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与产量形成特性的差异,应用12个新育成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对籽粒灌浆速率、含水量和百粒体积变化及产量形成进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授粉后6~12 d,产量>9 000 kg/hm2的4个品种平均籽粒灌浆速率分别比产量8 000~9 000 kg/hm2和<8 000 kg/hm2的8个品种平均值高57.58%和107.42%;灌浆高峰出现时间较早,较其它产量水平的品种提早6 d左右,授粉后18 d的籽粒干重分别高出其它水平23.2%和64.8%,产量建成早。籽粒灌浆期内,产量<8 000 kg/hm2品种的籽粒含水率较高,百粒体积较小,而产量>9 000 kg/hm2品种的籽粒含水率较低,百粒体积相对较大。这对于产量建成和后期脱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