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胚胎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
《黄牛杂志 》 2004
摘要:本文介绍了供体牛的准备、供体牛同期发情处理、供体牛的超排和配种以及胚胎回收、胚胎质量评定、胚胎冷冻等牛胚胎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应采取的全程质量控制措施。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玉米光合生产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2004 CSCD
摘要:玉米光合生产动态及产量形成模拟是玉米生长发育模拟的核心内容,也是研制基于模型的玉米精准栽培智能专家系统的基础。为此,根据"物质-能量转化-能量平衡"理论及作物生理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以田间试验数据和搜集相关区试资料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手段,首先建立了玉米群体光合生产动态模拟模型,模型考虑了群体叶面积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向各器官的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等主要生理过程。然后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玉米产量形成模型。利用江苏省大面积栽培品种掖单13和苏玉9号的田间试验数据和区试资料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表2,参21。


油菜目标产量施肥数学模型及推荐施肥措施研究
《河南科学 》 2004
摘要: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豫南黄棕壤区油菜施用氮、磷、钾肥进行定量研究。建立了油菜目标产量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解析选优,确定了每公顷油菜目标产量≥2250kg;≥1875kg;≥1500kg及最高产量的施肥推荐措施。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烤烟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了烤烟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硝酸还原酶 (NR)、谷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总氮、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移栽后 30d至采收结束 ,T2处理 (纯施NH4-N)的NR、GS活性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 ;自移栽后 30d至 76d ,T1 (纯施NO3-N)的总氮含量增加了 5 3.40 % ,T2增加了 60 .2 3% ,T3(NO3-N∶NH4-N =1∶1 )增加了 2 3.75 % ,其中T3增加的最少 ;成熟期烟碱含量随硝态氮肥比例增加有下降趋势。


6种微生物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河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在辣椒、花生、烟草和怀山药上进行 6个微生物肥料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使花生和辣椒的氮肥用量降低 2 0 % ,磷肥用量降低 5 0 % ,并使花生和辣椒产量比常规施肥最高增加 7.5 %和 2 0 % ;在烟草栽培中 ,当N、P、K用量各降低 1 7%时 ,3个微生物肥料能使烟草产量略有增加 ;怀山药栽培 ,N、P、K用量比常规施肥各降低 30 .7% ,42 .4% ,5 0 %时 ,怀山药产量最高可增加 2 7% ;在无公害辣椒栽培中 ,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 40 %的有机肥 ,并且产量比常规施肥最高增加 2 8%。同一微生物肥料针对不同作物会出现增产或减产 2种相反的结果 ,应针对不同作物研发相应的专用微生物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