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麻风树生理生态学研究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麻风树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灌木,因其种子富含的油脂可以转变为生物柴油,所以成为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麻风树的研究最先开始在其药用价值上,随着世界能源物资的逐渐短缺,人们开始四处搜寻可替代能源,麻风树种子油的优良特性,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对麻风树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现有文献报道看来,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组织培养方面,对种子油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透彻,因此本文就麻风树的自然分布环境状态、受环境影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及技术措施的应用、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以及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建议。


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甲壳素药液在文心兰正常生长状态下对其进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甲壳素对文心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甲壳素浓度较低时,文心兰的植株高度、假球茎高度、假球茎厚度及花穗长度均随甲壳素施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甲壳素浓度为1 500μg/ml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甲壳素浓度低于1 500μg/ml时,甲壳素施用浓度越高,其出现假球茎及花芽的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提高花穗质量。


GC-MS分析野菠萝中不同萃取物成分比较
《粮油加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乙醇回流法对野菠萝进行提取,再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鉴定并比较4个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22种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分鉴定出了16种,氯仿部分13种,乙酸乙酯部分9种,正丁醇部分7种,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4.27%、80.20%、73.22%和74.29%,其中脂肪酸类物质最多,占总醇提物60%~70%,在4种萃取物中均发现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
关键词: 野菠萝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乙醇回流 萃取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生物质炭与土壤质量(0~20 cm)比分别为0.1%,0.5%,1.0%),同时以不加生物质炭作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typhoideum Rich)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2种供试牧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对柱花草和王草产草量的影响不显著,0.5%的生物质炭对2种草品质无显著影响;0.1%的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第1茬王草蛋白质的含量,1.0%的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第2茬柱花草粗灰分的含量。因此,低量生物质炭施用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对王草和柱花草生长无正面影响。


3株真菌对香蕉枯萎病拮抗效果比较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拮抗生防真菌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获得3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峙试验测定表明080409-8,080409-13和080819-B2-1等3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在55%以上;3株拮抗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以1%浓度处理7d,080409-8,080409-13,080819-B2-1的抑制率分别为22.00%,51.67%,63.00%;5%处理7d,抑制率分别为39.33%,62.00%,71.00%;080409-8,080409-13,080819-B2-1发酵液的1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40%~85%,在50倍稀释液浓度下,3株拮抗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最高。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柱花草的间接再生体系。[方法]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激素、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2.0 mg/L NAA能加快柱花草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0.1~0.3 mg/L BA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并能促进芽的再生。NAA与BA配合使用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生长速度,促进芽的形成。高浓度NAA与适当浓度BA配合能分化丛生芽。低温短光照预处理能加快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低温短光照预处理和昼夜温差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外植体分化成芽率,暗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和芽的生成。[结论]NAA与BA配合使用时表现出互作效应,其互作效应受光温条件的影响。


草豆蔻种子化学成分及其NF-κB的激活抑制作用与抗肿瘤活性
《中国中药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草豆蔻Aplinia katsumadai化学成分及其NF-κB的激活抑制作用与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采用High-Content Screening(image-based)免疫荧光法对所得到化合物进行TNF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的NF-κB的激活抑制实验,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从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1),(3R,5S)-trans-3,5-dihydroxy-1,7-diphenyl-hept-1-ene(2),5-hydroxy-1,7-diphenyl-hepta-6-en-3-one(3),豆蔻明(4),山姜素(5),乔松素(6),球松素(7),柚皮素(8),(+)-儿茶素(9),白杨素(10),芦丁(11),2,4-二羟基-6-苯乙基-苯甲酸甲酯(12);化合物1~4具有NF-κB激活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4.8,16.5,23.2,7.5μmol.L-1;化合物4对人白血病K562和肝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3.2,3.5 mg.L-1;化合物6对肝癌SMMC-7721显示中等活性,IC50为18.3 mg.L-1。结论:化合物7~12均首次在该种中分离得到,12为山姜素属中首次发现,查耳酮类化合物4具有较强的NF-κB激活抑制作用和细胞毒活性,二苯基庚烷类成分(1~3)具有一定NF-κB激活抑制作用。


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二氧化硅(NR/SiO2)纳米复合材料。先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再经乳液聚合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得到PMMA-SiO2粒子,最后将其与用MMA改性的天然胶乳(NR-PMMA)共混制得NR/S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橡胶拉伸测试机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MA成功地接枝于SiO2表面,PMMA-SiO2在橡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在60nm~80nm之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的NR提高了35%,定伸应力也有显著提高。


芒果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芒果(Mangifera indica Linn.)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目前,芒果在全球尚无一个具早熟、高产、优质和抗主要病虫害等优良性状的品种。究其原因:一是大量芒果种质资源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传统种质保存方法的局限性而逐渐流失;二是由于芒果是基因高度杂合的木本植物,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改良芒果比较困难。本文对芒果种质资源现状,离体保存技术以及超低温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利用体胚再生体系对芒果进行品种改良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