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主栽杧果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主栽杧果品种的果实品质特性,分析了'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5个主栽杧果品种果实的12个品质指标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5个杧果品种的平均单果重在380~898 g,果形指数在1.60~2.14,可食率72.10%~77.74%,水分含量82.06%~85.10%,总灰分含量1.30%~1.70%,粗纤维含量在0.90%~1.10%,可溶性糖含量在7.75~13.90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05%~17.10%,总酸含量在0.120~0.233 g/100 g,维生素C含量在0.0018~0.0073 g/100 g,糖酸比在40.26~123.88,固酸比在61.30~153.39;5个杧果品种共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七杧'红玉杧'分别检测出香气组分14种、14种、21种、21种、16种,其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达56.34%、73.95%、82.47%、97.32%、64.16%.5个杧果品种的香味均以松木香味为主,略带青香、苹果香和柠檬香等香味.


冠突曲霉preA基因的功能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能获得纯的无性或有性孢子,是研究曲霉有性产孢的优选材料.前期研究分析了冠突曲霉的野生型菌株和MAT基因敲除菌株的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信息素受体基因(preA和preB)与交配型基因(MAT1-1和MAT1-2)可能存在调控关系.本研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信息素受体基因preA的功能,结果显示preA基因参与了冠突曲霉的有性发育,是闭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正常发育所必需;且在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阶段,preA基因对MAT1-1基因在表达水平上是正调控关系;而在营养生长和闭囊壳形成阶段,preA基因对MAT1-1和MAT1-2基因均是负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preA基因在冠突曲霉有性发育中的功能,对阐释MAT基因对有性发育的调控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TGFβ2和PPP3CA基因在黔北麻羊性腺轴组织表达及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对转录组测序中单羔组对多羔组TGFβ2和PPP3CA基因的上、下调结果进行验证,并探究黔北麻羊TG Fβ2和PPP3CA基因对卵巢颗粒细胞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单、多羔黔北麻羊母羊为试验对象.通过RT-qPCR技术检测TGFβ2与PPP3CA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性腺轴中的表达水平;构建目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培养黔北麻羊卵巢颗粒细胞,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TGFβ2、pEGFP-N3-PPP3CA重组质粒导入卵巢颗粒细胞,检测培养基中雌二醇(E2)、孕酮(P4)的浓度.利用CCK-8和Annexin V-FITC法检测TGFβ2、PPP3CA基因对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随后,利用RT-qPCR从细胞水平检测超表达TGFβ2、PPP3CA基因对TGFβ2、PPP3CA、GnRHR、FSHR、BMP4、TIMP3基因表达的影响.RT-qPCR结果表明,TGFβ2与PPP3CA基因在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单羔组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多羔组;免疫荧光法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黔北麻羊卵巢颗粒细胞;TGFβ2与PPP3C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导入细胞后,在极显著提高TGFβ2与PPP3CA基因表达的同时,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卵巢颗粒细胞中FSHR、GnRHR、BMP4、TIMP3基因的表达(P<0.01).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显示,TG Fβ2与PPP3CA基因能够促进颗粒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TG Fβ2与PPP3CA基因能够显著促进E2的分泌,但对P4的分泌无显著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TG Fβ2、PPP3C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荧光定量结果表明,超表达TGFβ2、PPP3CA基因抑制了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TGFβ2、PPP3CA基因对山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有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TGFβ2、PPP3CA基因对黔北麻羊繁殖力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黔北麻羊 TGFβ2基因 PPP3CA基因 卵巢颗粒细胞 差异表达


酒用糯高粱EMS突变体库构建及突变体筛选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酒用糯高粱突变体库,并筛选出田间表型性状明显突变的株系,为糯高粱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方法]采用0.4%EMS对糯高粱品种红缨子进行诱变处理,M1代单株收获,并对M2代突变群体开展全生育期的田间表型性状鉴定,筛选出性状明显突变的株系.[结果]经EMS诱变处理后红缨子M1代突变群体田间存活率降至31.9%,且出现了多种性状变异,如叶片白(黄)化、叶片畸形、穗畸形、植株矮化和不育等性状,共获得M1代突变株系1020个.在M2代突变群体中发现86个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8.43%.其中,叶色(白化、黄化、芯叶白化、浅绿色、白绿条纹、黄绿条纹)突变株系42个、叶型(畸形叶、卷曲叶和直立叶)突变株系8个、穗型(畸形、小穗和穗缺失)突变株系10个、生育期(早熟和晚熟)突变株系5个、蜡质(蜡质缺失)突变株系4个、感病性(易感病)突变株系4个、育性(完全不育和半不育)突变株系5个及株高(高杆和矮杆)突变株系8个.[结论]构建的酒用糯高粱EMS突变体库表型变异丰富,可用于高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酒用糯高粱育种.
关键词: 酒用糯高粱 甲基磺酸乙酯(EMS) 突变体库 构建 表型鉴定 筛选


真空浸渍加工即食风味马铃薯片工艺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添加辣椒、花椒等调味辅料,通过响应曲面优化试验,以感官评分值为评价指标优化即食风味马铃薯片加工工艺.结果 表明,泡椒风味马铃薯片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切片厚度2.5 mm、真空处理时间40 min、蒸煮时间165 s,感官评分达到92.0;麻辣风味马铃薯片的最佳制作工艺参数为:马铃薯切片厚度1.7 mm、真空处理时间40 min、蒸煮时间120 s,感官评分达到93.0.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得的两种即食风味马铃薯片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合格,口感香脆,品质优良.改善了传统马铃薯薯片的加工工艺,为企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响应面优化可溶态和膜结合态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提取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西洋马铃薯为原料,分别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浸提和超声波辅助Tris-HCl缓冲液浸提法提取马铃薯中可溶态(sPPO)和膜结合态(mPPO)多酚氧化酶,以酶比活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对sPPO和mPPO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显示:sPPO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2、浸提时间12 h、缓冲液pH7.1,在该条件下测定sPPO比活力平均值为(130.5±2.4) U/mg,三个因素对sPPO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浸提时间8料液比8缓冲液pH.mPPO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2、浸提时间7h、缓冲液pH6.7,在该条件下测定mPPO比活力平均值为(686.4±7.9) U/mg,三个因素对mPPO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8料液比8缓冲液pH.所得响应面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和分析sPPO和mPPO提取工艺条件.
关键词: 可溶态多酚氧化酶 膜结合态多酚氧化酶 提取 响应面法


镁、锰对烤烟DXP途径中间物质及部分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烤烟烟叶香气物质产生的调控方法,选取贵州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分析镁、锰不同施用量条件下烤烟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XP)途径相关物质(丙酮酸、DXP、IPP、西柏三烯二醇)及部分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烤烟西柏三烯二醇及部分高级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含量随生育进程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苹果酸含量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柠檬酸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就DXP途径相关产物而言,施镁条件下,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与DXP、IP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但其余各项指标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施锰条件下,DXP含量与丙酮酸、IPP、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但其余各项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K相比,施用镁、锰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烟叶DXP途径相关物质及部分有机酸、高级脂肪酸的含量,且在施用量0~20 g/株内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硫酸镁比施硫酸锰效果更好;硫酸镁施用量20 g/株时,成熟期烤烟(α、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较CK(不施镁、锰)分别提高了11.99%、36.72%,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分别提高21.77%、19.71%,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提高27.46%、43.38%,整体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施用镁、锰有利于烤烟DXP途径相关物质和有机酸的累积,有望促进烤烟香气物质的合成,改善烤烟品质.
关键词: 烤烟 镁 锰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 有机酸 高级脂肪酸


花生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种子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普通花生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对不同来源的498份花生的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鲜果重、干果重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21.06%~62.0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个农艺性状间存在相关性,主茎高与第一侧枝长(p=0.949**)、总分枝数(p=0.343**)、结果枝数(p=0.439**)、单株结果数(p=0.488**)、总株数(p=0.205**)、鲜果重(p=0.127**)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百果重(p=-0.135**)、百果仁重(p=-0.135**)、百仁重(p=-0.277**)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等;主成分分析得出,主茎高、第一侧枝长等在11个测量性状累计贡献率为63.72%;基于11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发现,花生种质资源被分为两个大类,4个小组.表明花生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
关键词: 花生 多样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火龙果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当植物受到干旱胁迫后,其自身也会作出一些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贵州地区广泛种植的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品种'紫红龙'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茎和根系生长量、茎含水量、气孔运动、叶温变化及叶绿素合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抗旱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干旱处理16周,土壤含水量下降到15%(严重缺水)时,火龙果茎中含水量仍有80%(轻度失水);干旱限制茎伸长和增粗生长,而促进根系萌发和伸长生长;干旱下,气孔开放率、气孔开放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均降低;火龙果新茎比老茎对于气温的升高或者降低更加敏感,而干旱处理的火龙果茎表温度比对照高;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光合色素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变化.火龙果茎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和耐干旱胁迫能力;干旱下,火龙果的水分优先提供根系促进根生长,维持茎伸长生长,而增粗生长受抑制;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火龙果茎光合能力不会明显下降,在重度水分胁迫时才会显著影响其光合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