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谈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在我国的实施
《河南农业 》 2004
摘要:所谓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现代社会,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迫切要求,即促使植物新品种不断出现,而培育新的植物品种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投入和相当长的周期。一般来说,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需要3~5年,每年需花费3~5万元;一个林木新品种最快需要15~20年,最少需要花费15~20万


忍冬细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昆虫知识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危害金银花的中国新记录种———忍冬细蛾Phyllonorycterlonicerae (Kumata)。对该虫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表明该虫在河南封丘县 1年发生 4代 ,以幼虫在金银花老叶内越冬。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 ,致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能力 ,严重影响金银花树势和产量。在越冬代、第 1代成虫发生盛期 ,用 2 5 %灭幼脲 3号胶悬剂 3 0 0 0倍液喷雾 ;在各代卵孵盛期 ,用 1 8%阿维菌素 2 0 0 0~ 2 5 0 0倍液喷雾 ,防治效果均可


应县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摘要:用大豆种质PI88788和Peking与应县小黑豆的回交后代 (BC1 F2 )鉴定大豆对胞囊线虫(SCN)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 ,结果表明 ,抗源应县小黑豆对胞囊线虫 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受隐性基因控制 ,与PI88788存在 1对基因差异 ,与Peking存在相同的抗病基因


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麦秸覆盖对土壤温湿度变化和夏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夏棉采用麦秸覆盖,出苗后0~50d,5,10和20cm土层的平均温度均有降低,5cm土层温度在8:00,15:00和20:00时均低于CK,土壤温差减小 出苗后0~30d,覆盖处理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比CK分别增加0 13%~2 56%和0 06%~1 96% 07-19~08-31,株高比CK增加2 3%~9 0%;LAI比CK增加0 047~0 802,07-31~09-13棉花群体光合速率比CK提高16 6%~28 2%.棉花单株结铃增加6 9%,铃重增加5 7%,皮棉产量比CK提高13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