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DHI技术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厂中的应用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08

摘要:以对河北省农科院奶牛中心奶牛场的246头多胎奶牛2007年3—6月的DHI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例,阐述了DHI技术在规模化管理奶牛场中的应用,为科学管理奶牛场提供依据。

关键词: DHI 生产性能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对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农户收入增长后劲不足的对策,必须要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转变政府职能。

关键词: 农户收入 制约因素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2%乙草胺·乙氧氟草醚EC防除大蒜田杂草

科技创新导报 2008

摘要:42%乙草胺·乙氧氟草醚EC对大蒜田杂草有理想的防除效果,用量567~693G/HM 2的除草效果达90%以上,对大蒜田冬前出土的星星草、早熟禾、繁缕、荠菜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春季出土的藜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对大蒜安全.

关键词: 乙草胺·乙氧氟草醚 大蒜 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棉花栽培中的“非必要”技术措施

中国棉花 2008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缩节胺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在樱桃番茄幼苗上喷施缩节胺,研究了缩节胺不同浓度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处理可矮化植株;樱桃番茄前期产量显著提高。其中,125 mg/kg处理效果较好,前期产量增加113.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4.19%,Vc含量提高17.67%。

关键词: 缩节胺 樱桃番茄 植株生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SSR分子标记解析大豆品种绥农14与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绥农14是目前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该品种由17个亲本经5次杂交而成,其中包括5个祖先亲本和2个国外种质。对绥农14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大豆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分布于大豆基因组的550个SSR位点结合系谱分析的方法研究绥农14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利用Treecon(Neighbour-joining方法)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聚类,发现绥农14系谱亲本随培育时期不同而聚在不同类别,与亲本来源及组合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分析绥农14系谱中遗传物质的传递,发现在12.97%的位点上子代拥有与父母本均不相同的等位变异,品种育成年代越早这种现象越明显。47.72%的位点能够追溯到亲本来源,除绥农14接受父母本遗传物质相当外,其它4个品种均有偏亲现象,来自父本的遗传物质多于母本。经过5代的遗传重组,绥农14的遗传物质与祖先亲本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结论】绥农14及其系谱亲本的遗传关系反映了品种更新换代的特征及组合方式的变化,研究表明SSR不仅能用来分析系谱亲本间的遗传关系也可以有效地用来分析遗传物质在系谱中的传递。

关键词: 绥农14 系谱 SSR 遗传关系

浅谈农业科技成果及其特点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摘要:在对农业科技成果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16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北京及周边地区适宜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于2003—2005年对来自美国、荷兰和国内其它地区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比较试验,系统测定并分析了与生产性能有关的植株生长高度、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茎叶比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用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综合筛选出新牧1号、亮苜5号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和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种比较 生产性能 草产量 综合评价

矮化剂浸种处理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08

摘要:研究了矮化剂浸种处理对大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剂浸种能显著地抑制大白菜幼苗生长,另外,生长抑制解除后对大白菜也有增收的效果,从而为大白菜培育壮苗及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矮化剂 浸种 大白菜幼苗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主要性状评价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摘要:该文以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分析了1999年设立转基因抗虫棉试验以来先后参试的21个春播常规品种和42个杂交种的主要性状参数分布及年度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子棉总产量、株高、黄萎病指分布广泛,铃重、子指、霜前花率、果枝始节、果枝数变幅较小,80%以上的品种上半部平均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符合中绒棉育种目标;②随时间推移,子棉总产量、铃重、霜前花率、纺纱均匀指数有上升趋势,而衣分、子指、上半部平均长度、麦克隆值变化不大,黄萎病指有所降低但仍然偏高;③纤维比强度、黄萎病指是品种达标的制约因子。

关键词: 区域试验 转基因 抗虫棉 杂交种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