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土壤营养元素间的关联度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摘要:土壤营养元素间的关联度分析甘肃省农科院测试室(兰州730070)何礼民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使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肥料不仅供给作物以养分,提高地力,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作物与土壤之间的供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高温烫杀棉田蚜虫试验简报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摘要:地膜高温烫杀棉田蚜虫试验简报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张新瑞我省河西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气温日差较大,棉花普遍采用地膜栽培。据观察,棉花苗期地膜裸露程度大,苗期蚜虫落在地膜上有烫死现象,鉴于利用地膜高温来烫杀蚜虫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于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敦煌棉田蚜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中国棉花 1996

摘要:棉田蚜虫是敦煌市棉花生产中主要的干扰因素,种类较多、为害时间长、危害重是该区蚜虫的特点。经1994~1995年研究表明,综合防治技术是控制棉田蚜虫猖獗的关键,主要措施有(1)处理越冬场所,(2)合理密植,(3)推迟灌水,(4)地膜高温烫杀,(5)涂茎,(6)根施颗粒剂,(7)高效药剂喷雾,(8)敌敌畏熏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综合防治体系。

关键词: 棉花,蚜虫,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杂交制种技术试验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摘要:对甜椒2个组合杂交制种的栽培技术、杂交技术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地栽培甜椒,其生长旺盛,座果率及产籽量高,是良好的制种环境;矮生型材料宜密植,高株型材料则宜稀植;最佳授粉方式为花期重复授粉,蕾期授粉效果差;成熟度与种子质量关系很大,完全红熟果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最高,绿果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最低,不能用于生产

关键词: 甜椒,杂交制种,生态条件,密度,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串珠藁本对小麦产量损失及防除指标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1996

摘要:通过人工控制串珠藁本密度,研究了其在不同密度下对小麦造成的产量损失。当串珠藁本密度由0增至60万株/666.7m2时,小麦产量损失由0增至37.7%。根据经济损失水平计算,串珠藁本的防除指标为4.3万株/666.7m2,防除最佳时期为春小麦的3~4叶期

关键词: 串珠藁本;经济阈值;防除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光热环境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1996

摘要:观测分析了甘肃省冬季4大蔬菜主产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和墙体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等光热环境,探讨了高过节能日光温室在甘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甘肃省冬季高效节能日光温空各旬平均气温基未在12℃以上,达到了春、秋季气温指标;日光温室内外最大温差26.8℃,光照强度最高可达80700lx。确定河西平川灌区和中部沿黄灌区为甘肃省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分布的最佳区域,泾、渭河沿岸,陇南地区,兰州近郊为适宜区域。

关键词: 甘肃;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光温环境;适宜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早熟救灾谷子新品系选育简报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摘要:两个早熟救灾谷子新品系选育简报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郜成业74H50—16—5—3和73—153—1—7—2两个早熟谷子新品系,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会宁糜谷组经多年鉴定筛选育成,两品系经受了1991、1992年连续2a的大旱考验,在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党参组织培养中的微型扦插繁殖

甘肃农业科技 1996

摘要:以带2片新叶的顶芽、带1个节的茎段为外植体,以 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构成供试培养基,研究了党参的微型扦插繁殖技术。结果表明,以 MS+6—BA 0.01mg/L+IBA 0.5mg/L 为诱导培养基,以带1个节的茎段为外植体,在18~25℃,自然散射光照条件下培养,诱导率达180.00%;将试管苗的茎段接种在 MS 培养基上,在18~22℃,每天补充1500 lx 的光照10~12h 条件下培养,诱导率达142.86%。

关键词: 党参 微型扦插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常用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系抗腐病田间鉴定结果

甘肃科技 1996

摘要:马铃薯常用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系抗腐病田间鉴定结果孙政(甘肃省农科院情报所730070)马铃薯环腐病(Corynebactriumsepedonicum(SpickermannetKotthof)SkaptasonetBurkhlder)是一种种薯带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高产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2号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1996

摘要:陇油2号是以里金特为母本、奥罗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集优质与丰产于一体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高产甘蓝型春油莱新品种,含油率45.32%,芥酸含量0.35%,硫甙含量27.05μmol/g,每667m~2产200.81kg,最高每667m~2产量达到403.9kg。中晚熟、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适应范围广,在甘肃、内蒙及青海等省、区均表现十分突出,1995年种植面积已愈1.4万hm~2。陇油2号的选育表明,亲本选配得当是基础,选择方法和技术路线是关键。采用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农艺性状选择和品质性状选择相结合、加强区域适应性鉴定,有利于育成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陇油2号 双低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