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万仓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2号;双低;高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1996 年 01 期
页码: 31-34
摘要: 陇油2号是以里金特为母本、奥罗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集优质与丰产于一体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高产甘蓝型春油莱新品种,含油率45.32%,芥酸含量0.35%,硫甙含量27.05μmol/g,每667m~2产200.81kg,最高每667m~2产量达到403.9kg。中晚熟、抗寒性强、较耐菌核病、适应范围广,在甘肃、内蒙及青海等省、区均表现十分突出,1995年种植面积已愈1.4万hm~2。陇油2号的选育表明,亲本选配得当是基础,选择方法和技术路线是关键。采用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农艺性状选择和品质性状选择相结合、加强区域适应性鉴定,有利于育成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
- 相关文献
[1]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 2018
[2]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陇油21号选育报告. 刘婷婷,闫春梅,徐一涌,齐燕妮,庞进平. 2021
[3]氮肥施用时期对高寒阴湿区甘蓝型春油菜的影响初报. 刘学英,王平生,曹雪敏,杨虎德,杨霞,祁占虎. 2014
[4]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对甘蓝型春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 罗杰,王颢,胡冠芳,李玉奇,余海涛. 2014
[5]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选育报告. 王毅,董云,靳丰蔚. 2018
[6]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庞进平,王毅,聂战声,董云,靳丰蔚,徐一涌. 2014
[7]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3号选育报告. 靳丰蔚,董云,王毅,刘婷婷,张晓文,徐一涌. 2021
[8]7个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在秦王川灌区的表现. 靳丰蔚,庞进平,王毅,徐一涌. 2011
[9]白菜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18号选育报告. 刘婷婷,闫春梅,徐一涌,齐燕妮,庞进平. 2019
[10]白菜型春油菜双低新品种陇油4号选育报告. 张涛,孙万仓,杨玉萍. 2002
[11]我国大豆育种新方向研究. 闵庚梅. 2012
[12]向日葵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柴宗文,刘祎鸿,岳云,陈炳东,王华宁. 2008
[13]辣椒新品种甘科3号选育报告. 王佐伟,陈卫国,田斌,刘克禄. 2021
[14]白银市春甘蓝露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冯会文,焦堂国,陶兴林,闫积卓. 2019
[15]早熟抗旱啤酒大麦甘啤5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包奇军. 2011
[16]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6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火克仓,潘永东. 2015
[17]金穗系列玉米新杂交种在陇东地区生产试验结果初报. 张国宏,王立明. 2002
[18]绿色棉新品系GC1011高产栽培技术. 冯克云. 2003
[19]高寒阴湿区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崔云玲,郭天文,李娟,王成宝. 2007
[20]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选育报告.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刘效华,袁俊秀,张雪婷,虎梦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白菜型油菜硫苷含量与组分分析
作者:马雨禾;蒲媛媛;王晋雄;武军艳;杨刚;赵彩霞;马骊;刘丽君;王旺田;缪纯庆;关周博;范婷婷;王兴荣;马蕊;廉荫涛;孙万仓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种子;硫苷;组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油菜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应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婷婷;董云;孙万仓;庞进平;王文昌;郝玉红;王毅;靳丰蔚;徐一涌
关键词:油菜;除草剂;产量
-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膜脂脂肪酸组分和ATPase活性对温度的响应
作者:方彦;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董云;米超;马骊;陈奇;何辉立
关键词:冬油菜;脂肪酸;ATP酶活性;抗寒性
-
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安全越冬的临界指标分析
作者:孙万仓;刘海卿;刘自刚;武军艳;李学才;方彦;曾秀存;许耀照;张亚宏;董云
关键词:白菜型;冬油菜;北方寒旱区;越冬率;影响因子;回归分析
-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者: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曾秀存;杨刚;董云
关键词:冬油菜;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抗寒性;杂种优势
-
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方彦;杨刚;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曾秀存;李学才;董云
关键词:芸芥;EsPL基因;RACE;序列分析
-
油菜Bna-miR169d基因的分离与过表达初步分析
作者:董云;王毅;靳丰蔚;孙万仓;刘自刚;方彦;徐妙云;王磊
关键词:油菜;开花;早熟;miR169;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