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牛胚胎移植的生物安全措施

河南畜牧兽医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

摘要:文中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出了 2 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优先发展的领域 :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技术 ,科技信息的电子化传播技术 ,农业生物信息学技术 ,精确农业支持技术 ,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和市场信息化技术 ,农业多媒体制作技术和声象技术 ,“信息落地”技术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发展方向 重点领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及展望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3

摘要:概述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指出了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系统功能集成化、开发手段多媒体化和系统应用网络化。提出了现阶段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应有两个分支 ,一是开发基于模糊逻辑的实用型农业专家系统 ,另一分支是开发基于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智能型农业专家系统 ;重视作物生长发育机理的基础性研究 ,加强农业领域专家和软件开发专家的结合 ,探索农业专家系统研发产业化模式。

关键词: 农业专家系统 研究进展 发展方向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品种资源细胞质育性类型及核不育基因型鉴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郑32A作母本和郑32B作父本分别与来自国内外的4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测交,根据F1及F2代育性分离结果鉴定细胞质育性类型及细胞核育性基因型。结果表明:17个品种(系)为纯合恢复基因型(RR),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4.69%,其中13个品种(系)的细胞质类型为S,4个品种为N。24个品种(系)为纯合不育基因型(rr),占总数的48.98%,说明现有国内外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材料中恢复材料少于保持材料,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必须加强新恢复系的选育。8个品种(系)的育性为杂合基因型(Rr),其中5个品种具有S细胞质,3个品种为N细胞质。认为用不育系和保持系同时鉴定油菜品种细胞质育性类型和细胞核育性基因型比只用保持系鉴定的效率更高。

关键词: 油菜 品种资源 细胞质 细胞核 育性类型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世纪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战略

北京农业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从小麦叶片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吸收光谱等分析技术,鉴定出其结构为异荭草甙和异荭草甙-7-O-阿拉伯糖-葡萄糖苷。将不同浓度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加入麦长管蚜全纯人工饲料中饲养麦长管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异荭草甙对该蚜有明显的抗生性,其抗性阈值浓度为0.02%左右。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黄酮类化合物 抗蚜性 次生物质

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杂9522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杂 952 2为油菜“三系”杂交种。其突出特点是优质、高产、抗寒、抗病 ;不育系不育率稳定在 98%以上 ,恢复系恢复力强 ,配合力高。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 ,表现突出。 3年平均产量 2 1 2 8.5kg/hm2 ,居参试杂交种首位 ,比优质对照种豫油 2号增产 1 8.5 % ,达极显著水平。该杂交种高抗病毒病、抗 (耐 )菌核病 ,抗寒性强。芥酸含量 0 .40 % ,硫甙含量 2 7.8μmol/g ,含油量高达 42 .1 6 %。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杂952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意大利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引进与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引进意大利小麦种质资源 2 8份 ,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分析、综合评价 ,筛选出 3份优质强筋种质资源。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优质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花生品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中国种业 2003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育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必要性分析

农业科技管理 2003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所表现的弱质性,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培育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主体 培育 必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