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科技协调员制度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农村科技协调员制度是北京市在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确立了以乡土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协调员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他们将政府推广体系与农村社区推广体系相对接,实现了科技推广资源在农村社区的有效分配。本文在深入分析制度建设背景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2007年北京市开展农村科技协调员工作的实践成果,并指出该制度在挖掘农村人力资源、连接农村社区推广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进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时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灰色关联度与聚类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从玉米抗旱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在玉米4个比较重要的生育时期,即:萌发期(播种-出苗)、苗期(出苗-拔节)、开花期(抽雄-吐丝)、灌浆期(授粉-收获)采用分阶段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利用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超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形态学、发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与玉米抗旱能力的关系,通过一些简便易测指标的分析筛选,建立一套可靠、迅速的指标体系。通过玉米抗旱性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明确了各指标与玉米抗旱性关系及抗旱性鉴定的指标体系,为综合评价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ARP的杏小食心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研究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杏小食心虫[Grapholitha prunivora (Walsh)]是多种核果的重要害虫。本研究在概述其分布、寄主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结合Desktop ArcGIS对杏小食心虫在中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杏小食心虫在我国具有较大面积的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纬18°以北地区。根据预测结果提出针对杏小食心虫的风险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Agri-Terra颗粒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
《农药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用2%Agri-Terra颗粒剂(有效成分:海藻酸丙二酯)温室处理土壤防治番茄根结线虫试验表明:2%Agri-Terra颗粒剂可较好地控制番茄根结线虫危害。2%Agri-Terra颗粒剂22.5、30.0、37.5kg/hm2三个处理,药后90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75.67%、77.13%、84.42%,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15.0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75.88%。药后90d,2%Agri-Terra颗粒剂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58.63%、66.91%、80.75%,而对照药剂为61.79%。2%Agri-Terra颗粒剂可有效地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危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Agri-Terra 减退率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草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断水方式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0种禾草苗期7种抗旱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禾草叶片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时,草地雀麦、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沙生冰草和草芦根冠比增加,其余草种均有所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对禾草株高胁迫指数与干物质胁迫指数影响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10种禾草按苗期抗旱性大小分为3类,强抗旱性禾草有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苇状羊茅,中抗旱性禾草有沙生冰草、蓝茎冰草、长穗偃麦草、鸭茅,弱抗旱性禾草有紫羊茅、猫尾草、草芦;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确定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草地雀麦>鸭茅>沙生冰草>长穗偃麦草>蓝茎冰草>草芦>猫尾草>紫羊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土壤温度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地理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中国698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地面气候资料,采用三种不同方法预测中国0cm、20cm和40cm深度年均土壤温度的空间分布,其中普通克里格和泛克里格法直接以年均土壤温度数据为源数据、回归克里格法以中国年均气温数据和中国DEM数据为源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值来评价。结果表明回归克里格法预测的MAE值和RMSE值均为最小,说明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好、预测的极端误差也最小;其次为泛克里格法;普通克里格法预测的效果最差。回归克里格法预测结果由于采用了中国DEM数据进行修正,在空间特征表达方面能够更好地表达复杂地形地区的局部变异,其平滑效应明显小于泛克里格法和普通克里格法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土壤温度 空间分异 普通克里格 泛克里格 回归克里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绿体表达载体构建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瞬时表达检测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ps1是生物保护物质海藻糖的关键合酶基因。构建含Tps1的玉米叶绿体表达载体,首先从玉米叶绿体基因组中克隆16S/trnI-trnA/23S片段,作为定点整合同源片段;然后将编码酵母海藻糖合酶基因Tps1表达盒(Prrn-Tps1-TpsbA-ter)、草丁膦抗性基因Bar表达盒(RpsbApro-Bar-RpsbAte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 II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的融和基因表达盒(Prrn-Npt II/Gfp-RrbcLter)一起克隆到定点整合同源片段之间,构建了玉米叶绿体的稳定表达载体mTKGB。通过基因枪轰击法将mTKGB转化到玉米幼嫩叶片中,培养2 d后,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到玉米一些细胞的叶绿体中有很强的GFP绿色荧光,结果表明构建的载体可在玉米叶绿体中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