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优质花生新品种豫花14号、15号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优质花生新品种豫花 1 4号、1 5号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是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资助项目 ,豫花 1 4号、1 5号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技术 ,品质优异、产量突出 ,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促进科研、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 ,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和“研、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 ,带动花生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 ,保持我国花生生产的优势。编者依据项目的研究成果 ,选取一部分编辑成本专栏 ,供广大读者参考 ,以期对我省的花生生产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花15号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土壤钾的盈亏影响

磷肥与复肥 2002

摘要:研究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三大土壤类型土壤中钾的盈亏影响 ,结果表明 ,潮土和褐土区中小麦 +玉米轮作制下 ,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能够保持整个周期循环中钾的平衡 ,归还率达 10 9.1%~111.9%。其中每年还田的小麦秸秆可以提供 2 2 6 .5~ 2 6 1.0 kg/ hm2钾的归还量。而不实行秸秆还田的施钾处理(NPK处理 ) ,钾归还率为 95 .2 %~ 97.1%。在砂姜黑土区小麦 +大豆轮作制度下 ,即使小麦秸秆不还田 ,仅施用化学钾肥 ,亦能维持小麦大豆轮作周期钾素的平衡。施钾配合秸秆还田 (NPKM)处理 ,钾归还率达 14 2 .0 % ,施钾且秸秆不还田 (NPK)处理钾归还率达 119.9%。主要是大豆不象玉米那样带走较多的钾造成的

关键词: 钾肥 秸秆还田 定位试验 土壤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棱豆的营养价值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类型、特征与作用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

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结构组成与多元化特征 ,各创新主体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密不可分 ;每个主体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因素 ,需要政府加以引导 ;同时 ,还阐述了各创新主体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 主体 结构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黄枯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棉及其害虫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不同杀虫剂、不同防治时期、施药方法和次数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40 g/hm2 、辛硫磷乳油 1875 g/hm2 、米乐尔颗粒剂 2 4 75 g/hm2 、特丁磷颗粒剂 1875 g/hm2 和复配制剂辛倍乳油 30 0 0 g/hm2 是防治花生蛴螬的理想药剂 ,播种期和花期各防治 1次 ,防效达 81 37%以上。播种期防治效果 <花期防治效果 <播种期防治 +花期防治的效果

关键词: 花生 蛴螬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范

河南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优素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小麦研究 2002

摘要:丰优素是新一代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茎杆中的物质向籽粒转化运输、增加产量、增强抗逆能力、提高品质等多重功效。

关键词: 丰优素 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