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遥感方法的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黑龙江粮食 》 2024
摘要:大豆是国家重要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大豆为目标作物,利用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开展2018-202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提取,并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以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利用监督分类的最大似然算法提取2018-202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并进行精度验证.利用此种方法获取到2018-202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其用户精度为0.938,Kappa系数为0.809,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基于Sentinel-2影像数据的最大似然法监督分类能够应用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提取中.2018-202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变化量多在274~673km2间浮动,2019年面积变化量最大,2022年面积变化量最小.海伦市在2019年、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为正增长,2020年、2021年、2023年为负增长,面积变化率多在±30%左右,仅有2019年出现53.07%的面积变化率.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农民种植意愿,生产者补贴、黑土保护和轮作休耕、禁烧秸秆等多重政策因素及市场原因等.


菌酶协同发酵对玉米蛋白粉消化率的影响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旨在优化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工艺条件,从而提高玉米蛋白粉的消化性。该研究是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最优条件作用下,以玉米蛋白粉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菌酶协同发酵玉米蛋白粉产物的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和体外消化率等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乳酸菌发酵料液比1∶4(g∶mL),接种量0.3%,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4 h。协同发酵处理后,亲水氨基酸含量从32.19 mg/g升高至35.25 mg/g,游离巯基含量由65.43μmol/g升高至88.42μmol/g,体外消化率由60.15%升高至80.42%。综上,菌酶协同发酵可显著增加玉米蛋白粉的体外消化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菌酶协同发酵 乳酸菌 体外消化 氨基酸


双氯磺草胺在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应用效果
《植物保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与茎叶处理对东北地区春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2~76.5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用于大豆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60 d,对东北地区常见阔叶杂草藜、本氏蓼、苍耳、苘麻、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0.0%以上,对龙葵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87.0%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为93.3%~99.0%,总鲜重防效为94.7%~99.4%。25.2~63.0 g/hm2有效成分剂量下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30 d,对本氏蓼、苍耳、苘麻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3.0%以上,对水棘针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高于82.0%,对藜、龙葵的株防效为59.8%~85.5%,鲜重防效为62.5%~90.9%。对阔叶杂草总的株防效为80.1%~93.2%,总的鲜重防效为82.2%~95.9%,施药后初期,大豆叶片有受害症状,后期新生叶片正常。双氯磺草胺土壤封闭和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都能有效控制东北地区春大豆田的阔叶杂草,但依据大豆产量分析,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有效剂量25.2~76.5 g/hm2 4个土壤封闭处理区大豆产量与人工除草相比差异不显著。本试验为大豆田苗后除草剂选择提供了新思路,茎叶喷雾施药方式适宜的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31.5~37.8 g/hm2;土壤封闭施药方式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适宜的施药剂量为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25.2~50.4 g/hm2。
关键词: 杂草防除 大豆 双氯磺草胺 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 防效 安全性


乙草胺、扑草净、2,4-滴异辛酯在春玉米中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24
摘要:为评价乙草胺、扑草净、2,4-滴异辛酯在春玉米上施用后可能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通过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检测春玉米中乙草胺、扑草净、2,4-滴异辛酯的残留量,结合中国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与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ADI),评估这些农药的风险商(RQ)。在0.01~0.55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有效成分及代谢物在青玉米、玉米、青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113%,相对标准偏差为0.4%~8.6%。开展1年6地规范残留田间试验,3种有效成分及代谢物的最终残留量在青玉米、玉米、青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中均未检出。普通人群对3种有效成分的NEDI分别为0.035、0.032、0.28 mg/(kg bw),RQ分别为5.49%、1.29%和44.8%。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乙草胺、扑草净、2,4-滴异辛酯在春玉米中的残留量在可接受范围,不会对我国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关键词: 乙草胺 扑草净 2,4-滴异辛酯 春玉米 残留 风险评估


农业喷雾质量的室内试验与农田环境测试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4
摘要:农业植保喷雾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得到快速普及应用,为探索植保喷雾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研发突破关键点,开展了室内环境试验与田间试验,重点针对市场常见的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弥雾机进行试验,试验统计测量雾滴直径、雾滴密度、有效覆盖率、分布均匀性、飘移率、有效幅宽等指标,并进行室内外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强调了应从雾化技术、喷头技术、防漂移技术、变量喷施技术等方面进行植保喷雾技术升级。


不同叶幕结构对威代尔葡萄多酚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为试材,比较了避雨栽培条件下小厂形V形叶幕、小厂形直立叶幕、大厂形水平叶幕和扇形直立叶幕4种树体结构对果实多酚含量和组成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厂形水平叶幕,威代尔葡萄果皮和种子的总酚含量分别为20.33、60.48 mg/g,类黄酮含量分别为13.61、55.35 mg/g,黄烷-3-醇含量分别为11.76、34.89 mg/g,单宁含量分别为2.55、10.80 mg/g,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5.30%、141.59%,FRAP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68%、284.41%,除果皮黄烷-3-醇含量与小厂形V形叶幕、种子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小厂形V形叶幕和小厂形直立叶幕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小厂形V形叶幕、小厂形直立叶幕及扇形直立叶幕。综上,避雨栽培条件下,酿酒葡萄品种威代尔选择大厂形水平叶幕的树体结构可提高其果实多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性。
关键词: 酿酒葡萄 威代尔 避雨栽培 树体结构 多酚 抗氧化性


民猪骨骼肌对低温环境的应答反应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会导致猪只发生应激反应,造成抗病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等,是影响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对低温应答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解析.本研究以具有明显耐寒特性的地方猪种民猪为主要研究对象,将 9 头 6 月龄体重相近的雌性民猪随机分成 3 组,2 组置于半敞篷舍内饲养,其中1组低温处理3 d(短期低温处理组),1组低温处理58 d(长期低温处理组),第3组为正常舍内饲养(对照组).采用PCR矩阵的方法,对骨骼肌中 90 个与细胞应激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受低温诱导的应激基因.结果发现,长期低温处理下,有 7 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CCT8、CYP11A1、DNAJ A4、DNAJ B6、DNAJ C8、HSPB2和HSPB3,1 个基因CYP11B2发生了极显著上调,未发现受到抑制的基因;短期低温处理下,有 3 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上调,分别是DNAJ C8、GPX1、PON3,1 个基因SOD1发生了极显著上调,1 个基因HOPX受到了显著抑制.对 2 种处理下均发生显著上调的DNAJ C8基因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符合基因进化规律,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可考虑将其作为机体发生低温应答反应的一个标志基因.综上,民猪骨骼肌应激基因对短期和长期低温处理应答反应不明显,仅 11 个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