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玉米种子鉴定中的实验研究

光学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农大108和郑单958两种玉米种子的胚和DNA进行了探测。给出了种子胚在太赫兹波段不同时的折射率曲线。对比了两种玉米种子胚吸收光谱的异同。为深化实验,对两种玉米种子DNA的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相关讨论。该研究为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应用于玉米种子的鉴定打下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太赫兹波 玉米种子 折射率 DNA 吸收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施氮量(0、901、80、270 kg/hm2)对夏播玉米CF008、金海5号和郑单958碳、氮积累、运转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茎叶碳、氮积累量,成熟期地上部总氮量均为在施氮量180 kg/hm2或270 kg/hm2下较高,但是最终碳、氮运转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在施氮量90 kg/hm2下较高。本试验中,碳运转率与产量呈正相关,氮运转率与氮肥利用率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碳、氮运转率可以促进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本研究在施氮量90 kg/hm2下,CF008和金海5号茎鞘的C/N值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分别为22.11~22.91、35.665~4.23,叶片的C/N值分别为4.325~.11、9.061~0.57;在施氮量901~80 kg/hm2下,3个品种夏玉米产量达到了106881~1461 kg/hm2;CF008和金海5号的氮肥利用率达到了31.55%4~9.33%,而郑单958的氮肥利用率仅为15.11%1~9.20%。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碳、氮代谢 碳氮比 氮肥利用率

我国典型西瓜类型与生产现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我国几种典型的优良西瓜类型,分析了目前西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西瓜 优良品种 西瓜产业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应程序和淀粉浓度对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淀粉快速黏度测定谱特征值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糯玉米品种渝糯7号和普通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反应程序和淀粉浓度对其快速黏度测定(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淀粉在不同反应程序和淀粉浓度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玉米淀粉的RVA特征值在不同反应程序下发生了改变,但其没有改变糯玉米和普通玉米之间的差异,在不同反应程序下,相对于普通玉米淀粉,糯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和沉降值较高,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较低。(2)糯玉米和普通玉米淀粉的RVA特征值受到浓度影响,随着淀粉浓度的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随之增加,峰值时间略有降低,浓度太低时淀粉不能糊化,在能糊化条件下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低浓度条件下,糯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高于普通玉米,而在较高浓度(11%)条件下,糯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则低于普通玉米淀粉。

关键词: 淀粉RVA 糯玉米 普通玉米 反应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棚生菜平衡施肥研究——以北京松各庄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索保护地土壤供肥特点和氮、磷、钾肥施用效应,以生菜为供试作物,在北京顺义杨镇松各庄布置了"3414"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210(kg/hm2)、磷(P2O5)90(kg/hm2)和钾(K2O)150(kg/hm2)时,生菜产量最高,达59967.0(kg/hm2)。施磷、钾肥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揭示大棚土壤并不缺磷钾。回归分析表明,氮164(kg/hm2),为最佳经济施肥量,此时生菜产量为59115.8(kg/hm2)。该田块肥料利用率低,钾最高只有12.0%,氮肥最高利用率为5.9%,而磷肥最高也只有5.1%左右。在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中最高的钾只有1.73,最低的磷只有0.27。生产实践中应及时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资源浪费。

关键词: 保护地 肥料利用率 平衡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5、20、25℃和30℃,RH75%的条件下,分析了温度与西花蓟马发育速率的关系,并测定了西花蓟马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西花蓟马各虫期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用直接最优法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估算,求得西花蓟马的卵、若虫、预蛹和伪蛹及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5.70、7.04、4.49、6.84℃和6.23℃;世代的有效积温为219.73d.℃。西花蓟马的世代存活率在25℃时最高,为40.12%;30℃时西花蓟马的存活率最低,为17.80%。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温度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树冠层相对光照分布与果实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5年生晚蜜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时期测量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量不同部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随树冠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逐渐递减;在第一次叶幕形成和最终叶幕形成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比例差异显著,小于30%的分别占7.71%、47.91%,大于80%的分别占27.7%、3.13%;果实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上、中部1.5~3.0m。回归方程解析得出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相对光照强度是影响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因素,生产优质桃果实的最低相对光照强度为36.31%,生产中应注意合理进行夏季修剪,调节枝叶数量和空间分布,降低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6.31%的树冠空间体积。

关键词: 开心形 相对光照强度 品质 冠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调控对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论述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与结构,以及指标的分类、界定、内涵、权重和目标值的确定;并提出该体系的计算方法,进程中阶段的划分;运用该体系测算出2005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指数为61.49,处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初级阶段的前期;并与2000、2004年测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建立并运用动态诊断模型进行分析,提出调控时应给予不同程度关注的4类指标及相应的5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评价指标体系 动态诊断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氮对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肥料处理下的变化,从而改良淀粉的糊化特性,以糯玉米品种苏玉糯4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肥处理(纯N75kghm-2、纯N75kghm-2+K2O70kghm-2、纯N75kghm-2+P2O565kghm-2和纯N75kghm-2+P2O565kghm-2+K2O70kghm-2)和拔节期追氮(0、150和300kghm-2)对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仅基施氮相比,增施磷或(和)钾可显著降低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提高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随着拔节期追氮量的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逐渐升高,回复值先升后降,而崩解值在追施氮150kghm-2和300kghm-2时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不施追肥处理。峰值黏度与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崩解值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7**和0.75**),糊化温度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62*和-0.60*)。在适宜基肥的基础上,增加拔节期追氮量,可以改良淀粉的糊化特性。在不同肥料处理中,基施氮或氮磷并拔节期追施纯氮300kghm-2及平衡基施氮磷钾并拔节期追施纯氮150kghm-2时,RVA谱特征值较为理想(峰值黏度最高且回复值较低)。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 RVA 基肥配比 拔节期追肥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新形势下,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对于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与成效进行了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北京市 农村信息化 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