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价了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对麦田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 ,应用不同性质的杀虫剂可引起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不同程度的降低。药剂处理后 5~ 10d ,齐螨素、抗蚜威、吡虫啉和氧化乐果处理区捕食性天敌分别减少了 19 6 9% ,4 1 77% ,4 5 75 %和 82 6 9%。抗蚜威和吡虫啉处理区瓢蚜比有较长时间的降低 ,药后 5~ 2 0d其瓢蚜比分别为 1∶31~ 14 9和 1∶34~ 85 ;而氧化乐果处理区瓢蚜比仅短期降低 ,药后 5~ 10d其瓢蚜比为 1∶0~ 2 8,15d后即达到 1∶2 6 5 ;齐螨素处理区瓢蚜比受影响较小。所有参试药剂对蚜茧蜂的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并提出了麦田蚜虫综合治理的策略


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与基因枪转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自交系幼胚在添加 1~ 2mg/L 2 ,4-D的N6培养基上能够诱导形成不同类型的胚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与基因型和 2 ,4-D浓度有关 ,6个自交系的诱导率在 5 2 %~ 89%。将淡黄色颗粒状结构致密型愈伤组织在N6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2 0个月 ,仍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在附加 2mg/L 6 -BA和0 .2mg/LNAA的N6分化培养基上 ,有 2 7%~ 41%的愈伤组织分化成苗。通过基因枪轰击成功地将 pbarGUS基因转入玉米细胞 ,获得了大量的转化胚性愈伤组织。用 0 .4mol/L的甘露醇高渗处理幼胚 ,能显著提高pbarGUS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 ,高渗处理转化率较对照提高了 3倍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幼胚转化 愈伤组织 pbarGUS基因 基因枪


T、B淋巴细胞功能对流行性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动物医学进展 》 2001
摘要:本文回顾了 T、B淋巴细胞功能与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阐明了感染 BL V牛 B细胞淋巴瘤细胞除了来源于 B1 a( CD5 +CD1 1 b+)细胞 ,也可来源于 B1 b( CD5 -CD1 1 b+)及常规 B2 ( CD5 - CD1 1 b- )细胞。探讨了 T细胞功能对牛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 ,指出 IL- 1 2表达下降和 IL- 1 0表达增加可能导致了 B细胞淋巴肉瘤的形成 , 型和 型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引起了 BL V的发展。同时讨论了 B- T细胞的相互作用在 BL V感染时疾病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牛白血病 B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B-T细胞相互作用


粉煤灰磁化肥肥效与灌水量的互作效应的研究
《河南科学 》 2001
摘要:对田间试验数据进行饱和D 最优设计统计得出 ,在当季气候条件下 ,施肥量 (X1)和灌水量 (X2 )对小麦亩产(Y)的回归方程Y =6 2 6 4.0 +384.8X1+4 14.8X2 - 6 16 .5X12 +72 9.8X2 2 +2 42 .2X1X2 ,最高产量点对应的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为 82 5kg/hm2 和 6 0 0 0mm ;施肥量 (X1)和灌水量 (X2 )对玉米亩产 (Y)的回归方程Y =5 77.8+5 33.7X1+2 2 8.0X2 +10 0 .8X12 - 338.1X2 2 +5 .6 4X1X2 ,最高产量点对应的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0 5 0kg/hm2 和 42 5 4.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