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外源激素对甜荞开花结实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外源激素对提高甜荞结实粒数及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品种北早生和赤甜荞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100、150、200 mg/L)的多效唑(PP33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甜荞幼苗期不同时间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花粉育性、柱头可授性、光合参数、甜荞开花数及结实粒数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清水)相比,PP333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增加结实粒数最多,2个品种平均较对照增加20.3%;6-BA处理浓度为150 mg/L时增加结实粒数最多,2个品种平均较对照增加47.9%。喷施PP333和6-BA在不同时期净光合速率、盛花期胞间CO2浓度均较对照增加;喷施PP333蒸腾速率较对照增加、气孔导度较对照降低,喷施6-BA与喷施PP333效果相反。【结论】在甜荞第2片真叶期进行100 mg/L PP333或150 mg/L 6-BA处理可以提高花粉可育率、柱头可授性和单株结实数,提高光合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营养学科发展在战略方向上的重大突破:构建动物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实际应用
《动物营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本人近年来逐步形成并首次提出的动物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这是国际动物营养学科发展在战略方向上的重大突破。本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由自由基稳态失衡为主导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失衡三方联动效应健康营养的核心理念,揭开了病理条件下营养代谢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动物疾病,特别是非传染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动物健康营养管理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本人首次提出动物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健康养殖提供了一个系统集成型的营养技术方案。
关键词: 核心理念 健康营养 动物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 健康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当代畜禽养殖业 》 2021
摘要: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CAE)是一种由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prine arthritis-encephalitis virus,CAEV)所引起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该病最早出现在瑞士,随后出现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及加拿大等国.本文就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予以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发酵饲料对瘤胃菌群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酵母发酵饲料对蒙古绵羊瘤胃菌群数量及多样性的影响.选用10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且体重约40 kg的14月龄蒙古羯羊,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酵母发酵饲料(13.37%).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于正试期晨饲后0、3、6、9、12 h依次采集瘤胃液,每天采集一个时间点,共采集5次.实时荧光定量PCR(探针法)检测9种瘤胃菌群的数量,并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多样性.结果 表明:试验组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埃氏巨球型菌、牛链球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反刍兽甲烷短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嗜淀粉瘤胃杆菌和白色瘤胃球菌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中菌群多样性低于对照组(P<0.05),拟杆菌门、纤维杆菌门、密螺旋体门含量升高,厚壁菌门含量降低(P>0.05);理研菌科_RC9菌属含量升高,克里斯滕森菌属_R-7含量降低(P<0.05).综上,酵母发酵饲料能够影响瘤胃菌群数量,改善瘤胃菌群结构,降低瘤胃菌群的多样性.
关键词: 酵母发酵饲料 瘤胃细菌 产甲烷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16SrRNA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卵泡发育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卵泡从原始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直至排卵、黄体发育等过程都受到精密的调控,产生大量的优势卵泡是绵羊产多羔及实现快速扩繁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相关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通过影响绵羊卵泡中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生长,进而调控卵泡的发育成熟,对这些信号通路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探索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早日实现绵羊高效繁育。Notch是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度保守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各成员都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在卵泡发育早期发挥了主要作用,还有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和跨带突触(transzonal projections, TZPs)等物理连接方式,在细胞间的交流通讯起到重要作用。作者详细介绍了Notch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间隙连接及跨带突触的结构功能在绵羊卵泡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明绵羊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绵羊 卵泡发育 Notch信号通路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间隙连接 跨带突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与施肥配置对食用向日葵制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 2021
摘要:【目的】探索甘肃地区食用向日葵自然授粉条件下制种的最佳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方法】以杂交种ZH9018的不育系9063A和恢复系A1361R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设4个水平:34 500、40 500、46 500、52 500株/hm2;副区为肥料,在每种施肥配置均施底肥复合肥450 kg/hm2的基础上,设3个水平:现蕾期和灌浆期各追施尿素150 kg/hm2,现蕾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45 kg/hm2、灌浆期追施尿素150 kg/hm2,现蕾期及灌浆期均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45 kg/hm2。调查相关性状,于收获期测产,并对测产后的种子分级。【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食用向日葵茎粗、盘径、单盘粒重、百粒重、籽粒大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不同施肥配置对株高、茎粗、盘径、单盘粒重、百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现蕾期及灌浆期均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45 kg/hm2,种植密度46 500株/hm2处理制种产量最佳,为2 333.1 kg/hm2;M级种子成品率最高,为82.9%。【结论】甘肃地区食用向日葵制种产量和成品种子的各项性状指标表现最佳的配套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46 500株/hm2,底肥复合肥450 kg/hm2、现蕾期及灌浆期均追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45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40头妊娠后期大长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母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5%苜蓿草粉组),10%(10%苜蓿草粉组)和15%(15%苜蓿草粉组)的苜蓿草粉。母猪确定妊娠85 d进入试验期,分娩后试验结束。妊娠第111天时,采集母猪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母猪分娩12 h内,记录产仔数、产活仔数,测定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结果]10%苜蓿草粉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组,5%和15%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5%苜蓿草粉组。[结论]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添加量以10%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