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粉红太妃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市场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主要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及利用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0

摘要:经系谱分析表明,自建国以来,河南省小麦品种选育中起骨干作用的亲本为三大系:地方品种辉县红及其衍生系,意大利"St."系统及其衍生系,意大利阿夫及其衍生系.这项分析说明加强对地方品种和从意大利引进品种的收集、鉴定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今后必须注重收集小麦近缘植物,同时对地方品种作深入的鉴定分析,并进行远缘杂交和特殊性状材料的复交,以创造出更多的优异种质,供育种和生产利用.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品种 系谱分析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种植方式下 ,对豫麦 18号、豫麦 2 1号、豫麦 4 9号、93中 6等 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 ,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 ,只有 93中 6呈上升趋势 ,豫麦2 1号、豫麦 4 9号、豫麦 18号间无差异。豫麦 18号灌浆速度最快 ,豫麦 2 1号最慢 ,豫麦 4 9号和 93中 6相比 ,前者前期灌浆快 ,后者后期灌浆快 ,93中 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 18号次之 ,豫麦2 1号第 3,豫麦 4 9号最低

关键词: 播种方式 小麦品种 产量构成因子

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治烟蚜效果比较

植物保护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变化的影响

生态农业研究 2000 CSCD

摘要: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7%;单施P肥小麦增产29.3%~39.7%,玉米减产50.4%~63.0%;而N、P肥配施小麦、玉米分别增产3.43~5.79倍和3.04~4.23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N、P肥单施或配施仅能维持较低有机质水平,且土壤K耗竭严重。单施N肥N素易于下淋,而N、P肥配施有利于N在土壤上层的保持。有机肥配施N肥或N、P肥是较好的施肥结构。

关键词: 砂质潮土 施肥结构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基本理论框架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摘要:简要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基本理论框架 ,为我国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内涵 理论框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网络建设与应用方面出现了“重硬轻软”的现象,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各种网络的优缺点,提出了现代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思路,以及资源建设的措施与途径,重点介绍了专业局域网与Internet 子网的建立及应用效果。作者试图通过本文希望对广大读者在网络建设及应用方面有所启发。

关键词: 农业信息 网络 因特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单14号不同种植方式与生理基础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摘要:研究表明 ,郑单 14的最适播种密度为 35 0 0~ 4 0 0 0株 / 6 6 7m2 ;理想播期为 5月 2 5日至 6月 5日 ,不宜在 6月 10日以后播种。其表现高产、稳产的主要生理原因是 :(1)其叶面积指数变化合理 ,叶片持绿时间长、衰老慢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 ;(2 )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丙二醛积累少 ,光合效率高 ;(3)籽粒体积大 ,灌浆时间长 ,千粒重高。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郑单14号 高产机理 密度 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