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种植方式下 ,对豫麦 18号、豫麦 2 1号、豫麦 4 9号、93中 6等 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 ,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 ,只有 93中 6呈上升趋势 ,豫麦2 1号、豫麦 4 9号、豫麦 18号间无差异。豫麦 18号灌浆速度最快 ,豫麦 2 1号最慢 ,豫麦 4 9号和 93中 6相比 ,前者前期灌浆快 ,后者后期灌浆快 ,93中 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 18号次之 ,豫麦2 1号第 3,豫麦 4 9号最低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变化的影响
《生态农业研究 》 2000 CSCD
摘要: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7%;单施P肥小麦增产29.3%~39.7%,玉米减产50.4%~63.0%;而N、P肥配施小麦、玉米分别增产3.43~5.79倍和3.04~4.23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N、P肥单施或配施仅能维持较低有机质水平,且土壤K耗竭严重。单施N肥N素易于下淋,而N、P肥配施有利于N在土壤上层的保持。有机肥配施N肥或N、P肥是较好的施肥结构。


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网络建设与应用方面出现了“重硬轻软”的现象,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各种网络的优缺点,提出了现代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思路,以及资源建设的措施与途径,重点介绍了专业局域网与Internet 子网的建立及应用效果。作者试图通过本文希望对广大读者在网络建设及应用方面有所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