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除草剂三元混用的增效作用评价及配方控制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网室微区试验方法,以剂量-杂草生长率和剂量-花生苗期生物产量为目标函数,对除草剂乳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及精喹禾灵三元混用进行了增效作用评价及配方控制研究.结果表明,乳氟禾草灵与吡氟氯禾灵、喹禾灵之间有增效作用,前者增效作用大于后者,吡氟氯术灵与精喹禾灵之间为相加作用.三者混用的最佳配方为:乳氟禾草灵12.0g·hm~(-2)吡氟氯禾灵19.5 g· hm~(-2)+精喹禾灵22.6g· hm~(-2);最佳配方范围为:乳氟禾草灵7.14~9.48 g·hm~(-2)+吡氟氯禾灵 12.74~15.99 g·hm~(-2)+精喹禾灵16.31~19.10 g·hm~(-2).同时探讨了除草剂三元混用研究中目标函数的选择、试验方法的选择及最佳配方的最后确定问题.


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以 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制的F1,F2 ,BC1,BC2 为材料 ,研究了 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 ,除粒宽外 ,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胚乳、母体基因效应所控制 ,百粒重主要受胚乳和母体效应的影响 ,粒长的遗传以母体效应为主 ,粒宽和粒厚以胚乳效应为主。各部位子粒百粒重的胚乳直接加性效应与母体加性效应的协方差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的胚、胚乳直接效应与母体效应间的协方差均不显著 ,通过母体植株的遗传表现可以对这些性状进行有效的选择。在提高百粒重的玉米育种中 ,以任一部位子粒百粒重作为选择标准可起到相同的选择效果 ,直接选择粒宽的分离类型 ,有利于获得大粒的遗传材料。S2 2 是改良百粒重的优良亲本
关键词: 普通玉米 种子性状 遗传方差和协方差 遗传相关 遗传效应


枯草芽孢杆菌B-903菌株的研究:Ⅲ.影响抗菌物质产生和积累的主?…
《中国生物防治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养液的初始PH值直接影响B-903菌株的生长繁殖,从而对其抗菌物质的产生和积累产生重要影响.PH值小于5时,不利于细菌生产繁殖,.滤液中抗菌物质活必 6~8时有利于细菌的增殖,抗菌活性亦最强.培养过程中供氧下菌体繁殖和抑菌活性呈正相关,而培养液初始接菌量高时可缩短抗菌物所出现的时间.基本的物质的初步筛选试验证明:大米粉、豆饼粉、麦麸、酵母粉和CACO3及KH2PO4是发酵 中最佳的营养物质,可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