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玉米科学 》 2000
摘要:经过 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 ,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 ,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 ,筛选出抗性品种 ,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 ,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协调应用 ,建立了以灾变动态为依据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 ,综合配套措施为主导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不同水平复合纤维素酶对肉牛增重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复合纤维素酶不同添加量对肥育牛增重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长春市昆仑酶制剂厂生产的复合纤维素酶 ,于1997年9月27日~1997年12月17日在吉林省公主岭肥牛示范养殖场进行了饲养试验。试验选用该场16月龄的草原红牛杂种阉牛40头 ,随机分为4组 ,每组10头。各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 :混合精料3kg,玉米秸秆3kg,啤酒糟15kg。精料组成为( %) :玉米71.0、豆饼7.0、棉籽饼17.5、骨粉1.5、小苏打0.9、食盐1.1、添加剂1.0。各组添加复合纤维素酶水平依次为 :0.1 %、0.15 %、0.2 %、0.25 %。试验结果表明 :平均日增重有随复合纤维素酶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但0.15 %、0.20 %、0.25 %3种水平增幅依次递减 ,各组日增重依次为 :748g、799g、806g、808g。各组牛头平均盈利依次为 :5.183元、5.514元、5.537元、5.525元。通过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认为复合纤维素酶添加量以0.2 %为宜


提高大豆种子纯度的几点措施
《种子世界 》 2000
摘要:首先,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象抓玉米种子质量那样抓大豆种子,把大豆扩繁面积纳入全省统一计划,加强田间检测,在花期要进行联检,对严重混杂的田块,要出示"黄牌"直至报废处理。其次,要建立健全种子扩繁生产程序。科研、育种单位培育的品种通过审定会,扩繁一代,然后由种子公司加繁1~2


不同粳稻品种群体整齐度的比较分析 Ⅲ.不同施氮水平对品种性状及整齐度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不同施氮水平下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及整齐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等肥力(纯氮125kg/hm2)相比,高肥(纯氮225kg/hm2)时多数品种表现空秕率显著上升,谷草比明显下降,单株穗数增加,产量降低,茎变高,穗粒数增加,出穗期延迟,着粒密度增大,穗子略微变长。高氮后各性状的整齐度也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平均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穗长,然后依次为穗粒数、茎高、穗一次枝梗数和单株穗数。从品种来看,吉粳63、下北和通35在高氮后绝大多数性状的整齐度明显下降,产量也大幅度降低,说明这3个品种不宜在高氮水平下栽培,而玉丰、北陆128和长白九号与上述品种相反,高氮后多数性状的整齐度反而提高,产量亦持平或略有增加,因而适宜在较高氮素水平下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