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棉花的需肥规律与施钾研究

土壤肥料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春、夏棉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对N、P、K的需肥规律及各器官中N、P、K的含量。同时根据棉花需肥规律研究了适宜的钾肥用量及钾肥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关键词: 棉花,需肥规律,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素及光照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在不同激素水平的生长反应,将4个河南主栽甘薯品种分为3类:激素不敏感易成苗型、激素敏感易成苗型和激素不敏感难成苗型。光照时数不是甘薯茎尖培养成苗的限制因素,以不低于14h/d为好。

关键词: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激素,光照时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高粱优异种质配合力的综合评价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全国高粱种质资源鉴定的基础上,对穗粒重>90g的国内27份高粱优异种质的配合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特殊配合力水平比对照种增产达显著水平的有19个;一般配合力水平较高的13个,其发现有2个保持系;配合力水平较高的种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地区,其次为河北省的近北京地区,辽宁、山西、湖北、山东有零星分布。

关键词: 中国高粱,优异种质,配合力,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甘薯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栽后连续干旱70天,徐薯18(ck)的植株存活率为30.0%,豫薯13号、遗306、豫薯10号、豫薯11号和辽薯44存活率高于40%,表明这些品种(系)抗旱性较强;甘薯品种地上部生长与其抗旱性偏相关不显著。因此,不能以植株地上部生长作为甘薯品种抗旱性强弱的评价根据

关键词: 甘薯,抗旱性,植株存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SI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棉田上的应用

棉花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化学分析、吸附反应和生物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两种棉田土壤速效养分的丰缺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对磷、硫、铜、锰的吸附曲线呈近似的指数曲线,低浓度时,吸附强烈,随浓度增加,土壤的吸附能力下降。在吸附液浓度<20mg·L-1,加入的锰几乎全部被土壤吸附固定。在吸附液浓度<7.5mg·L-1时,对锌的吸附强度较大,在吸附液浓度>7.5mg·L-1时,吸附强度减少。盆栽生物效应试验证明,所有土壤均缺氮,另外扶沟潮土的磷、钾,南阳黄褐土的磷、钾、硫,是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在剖析养分吸附特性的基础上按适宜的比例补充营养元素后,棉花产量及净收益显著提高。

关键词: 棉田;土壤;速效养分;吸附;生物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矮秆大粒优质抗病绿豆新品系92-53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1999

摘要:绿豆新品种选育为“八五”、“九五”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育种目标是选育出特早熟、矮秆、大粒、优质、抗病、适宜间套、救灾及机械化收获的绿豆新品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绿豆新品系92—53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85年用综合性状较好的农家种“博爱砦和”作母本,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进的优质抗病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封沙区潮湿雏形土培肥技术及其效果

土壤通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潮湿雏形土不同培肥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实践,形成了物理、化学与生物技术相配套的培肥技术体系。试验表明,有机无机相结合是沙区土壤培肥、改良的有效途径,因为有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生物的活性,无机肥促进了生物生产量的提高。以氮磷钾有机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氮磷配施有机肥;无机肥料施用以氮磷钾配施培肥效果最好;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的间套轮作可有效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提高土壤有机质与有效养分含量。

关键词: 沙土区 潮湿雏形土 土壤培肥 耕层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生长后期青枯、干热风和倒伏的防御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青枯、干热风、倒伏是河南省小麦生长后期的三大灾害,及时预防这三大灾害的发生,是确保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1青枯的预防1.1危害小麦生长后期青枯发生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减产幅度大,一旦发生便无法挽救。小麦植株发生青枯时,首先是穗下节由青绿色变成青灰色,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8年河南省市场生物菌肥状况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8000BXU/kg的木聚糖酶添加于含30%小麦的肉鸡日粮中,1~49天平均增重比不加酶组提高8.4%,玉米型饲料转化率提高5%,每只鸡平均多增收1.06元。小麦加酶日粮与玉米型日粮比较:每只鸡平均增重提高4.9%,饲料转化率提高4%,多增收0.79元。表明木聚糖酶+小麦取代部分玉米在肉鸡日粮中应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木聚糖酶,小麦,肉鸡日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