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在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其积累消长动态呈"双S型"变化曲线。龙眼果实成熟后,果肉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挂树期延长,果肉黄酮含量又回升。龙眼果肉同时还含17种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含量与总蛋白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与GABA含量呈正相关,与丝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甘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生产中如以植物功能性活性成分高黄酮含量为目标,研究确立了‘立冬本’龙眼成熟前期的9月22日为最佳采收时间。
关键词: 龙眼 果实发育 黄酮 蛋白氨基酸 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植草对山地果园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6年起在福建中亚热带红壤区开展山地果园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cv.Amarillo、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cv.Fuyin NO.1试验,用于治理水土流失。为了科学评价土壤质量的变化,在治理11年后,分析土壤腐殖质及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清耕)相比,套种平托花生、圆叶决明区土壤表层(0~15 cm)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可提高2.56和1.90 g/kg,亚表层(15~30 cm)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弱于表层。试验区土壤表层的原土复合度达83.09%~96.75%,高于亚表层(77.73%~92.14%)。不同垦植方式比较,土壤表层、亚表层的原土复合度均呈清耕>套种平托花生>套种圆叶决明的变化趋势。不同套种牧草品种比较,在土壤表层、亚表层的原土有机碳、腐殖质有机碳、原土复合度方面,平托花生均有优于圆叶决明的表现,套种平托花生对表层土壤增值复合度为83.42%,比后者提高12.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卉栽培介质不同配方理化性状比较研究
《福建热作科技 》 2010
摘要:通过对椰糠、珍珠岩、草炭和保水剂不同配比的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等),以及pH值、EC值和有机质、全效N、P、K、速效N、P、K和缓效K的含量进行测试。根据理想栽培介质对物理化学性状的要求,以理想介质适宜指标为标准,初步评判不同混合基质,得出最佳的三种不同配比组合为:80%椰糠+20%珍珠岩、75%椰糠+20%珍珠岩+5%草炭和80%椰糠+20%珍珠岩与保水剂的质量比为1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引圆叶决明适应性研究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亚热带红壤山地优质豆科牧草品种匮乏问题,1996年从澳大利亚牧草种质资源中心(ATFGRC)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 Greene.)品系号CPI 86134,2005年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闽引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cv.Minyin)。1997年-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引圆叶决明系一年生或多年生半直立型热带豆科牧草,干草产量达9400-11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威恩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cv.Wynn)增产128%以上,种子产量160-30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7%以上,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水平,盛花期植株含粗蛋白质17%,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红壤山地种植表现优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海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
《海峡科学 》 2010
摘要:该文研究休闲观光农业基本特征和发展内涵,分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背景、原理和依据,提出了马克思休闲论、休闲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农业多功能性需求理论是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原理和理论基础;同时,文章还研究了海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出休闲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福建休闲观光农业有利于对接台湾休闲农业产业,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观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试验初报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稻组合Ⅱ优673的亲本Ⅱ-32A和福恢673为材料,以久保田6行步行式插秧机为插秧机械,设置每公顷用种量15.0,22.5和30.0 kg 3个处理,以人工移栽母本每公顷用种量22.5 kg为对照,研究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的效果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久保田行走式插秧机可以实现有序插秧,能满足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的要求;机插母本分蘖速率加快,单丛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增加,但成穗率降低;机插对母本生育期影响较小,但抽穗比手插集中;每公顷用种量22.5和30.0 kg机插处理每平方米穗粒数与手插对照相当,但结实率增加,产量增加;母本机插在育秧和插秧2个方面合计比手插节约成本863.75~1 027.85元/hm2。母本机插可实现杂交稻制种高效、高产、稳产的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PCR试验,筛选能扩增清晰稳定的DNA条带的53对SRAP引物、10条ISSR引物和56条RAPD引物。SRAP、ISSR和RAPD 3种DNA分子标记扩增位点的平均多态率分别为70.21%、78.33%、61.94%。SRAP、ISSR和RAPD扩增结果用0与1表示,共获得1 046个位点的42 840个数据。采用组间距离法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应用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40个双孢蘑菇样品的遗传关系树状图。当组间距离值取16时,40个双孢蘑菇品种可分为6个类群;当组间距离值取13时,40个双孢蘑菇品种被分为9个类群。
关键词: 双孢蘑菇 SRAP ISSR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福花4号’产量与籽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福花4号’为材料,采用国家有关检测标准,研究花生鲜果产量、花生群体与品质相关的主要营养成分积累过程。结果表明,花生鲜果产量增长,水分逐渐下降。成熟期(下针65天)鲜果籽仁粗脂肪含量为15.1%,其中,C18:1n9c占45.8%,C18:2n6c占31.4%,C16:0占13.0%,三者占粗脂肪含量的90.2%。粗脂肪含量增长曲线呈抛物线,脂肪酸组成积累过程有3种类型,成熟时O/L值最高值达1.46。籽仁蛋白质积累呈波浪型,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一致,峰值都出现在下针35天左右。成熟期蛋白质含量为8.85g/100g;氨基酸含量为7.46%;检测出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变化曲线有3种类型。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曲线均随花生干物质的积累过程呈由高到低后再回升的趋势。成熟期的蔗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分别为2.2g/100g、0.1g/100g和2.42g/100g。此试验结果得出,‘福花4号’鲜果产量与群体品质有关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在花生成熟期达最高或次高值,若要获得高产花生的鲜果产量和良好的品质应待花生成熟时采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