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干物质累积与养分吸收的模拟模型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连续系统模拟方法,研究养分胁迫对棉花干物质累积进程的影响,建立了棉株干物质累积、养分累积与叶面积系数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养分胁迫下棉花干物质分配的各项参数,以及棉株各器官随生理日变化的养分变化动态。该模型可为棉花生产管理动态模拟系统以及棉花害虫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模型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养分吸收,干物质累积,模拟模型


双低油菜粕高比例配合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试验
《湖北畜牧兽医 》 1999
摘要:实验用双低油菜粕高比例等氮替代豆粕饲养生长肥育猪.肥育前期(30-60Kg)按40%、60%、80%替代,后期(60-90Kg)各组替代水平相应提高为60%、80%、100%.设100%豆粕组为对照组.各组基础饲粮中均配入等量棉粕.设计不同预混饲料.试验结果为双低油菜粕前期按60%,后期按80%替代饲养效果较好,生长速度为686g/d,与对照组688g/d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效率较对照组提高7.8%,同期出栏盈利提高12.5%(净值42.25元/头),饲料成本下降14.35%.80-100%替代组生长速度约降低10%,但同期出栏盈利与对照组相当.试验未发现高比例配合双低油菜粕的饲粮对肥育猪的健康和肉质有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B_1的免疫检测 Ⅱ.抗体的产生及应用
《菌物系统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连接物,通过多点、多次免疫法注射免疫兔子。分析了抗体的产生进程、效价以及特异性。注射抗原后的第60天开始有较明显抗体产生,第120天达到高峰,维持15天左右后开始下降;抗体的ELISA效价高达1:30000;和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结构类似物的竞争ELISA表明,抗体有很好的特异性。运用该抗体,以ELISA分析检测了几种农产品及饲料中污染AFB1的含量,并和薄层层析法的分析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FB1的含量大于等于5ng/ml时,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猪传染病的重要病理变化
《湖北畜牧兽医 》 1999
摘要:猪病复杂,疾病种类繁多,特别是疫病流行初期,症状大同小异,一时很难搞清楚是什么传染病,为了进行检查,必须进行病理学诊断.对死后病猪尸体或选择病危猪进行剖杀.最好选择各种类型的病猪,多解剖几头,找出比较典型的病理变化,作为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以利于提前诊断,更好防治大群猪病.


养分(磷)吸收机理模型的应用研究Ⅰ.预测幼苗施磷的最佳混土比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laasen的养分吸收机理模型探讨了一定条件下玉米与大豆吸收磷的最佳施磷混土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A土壤(壤质棕红壤)上大豆幼苗的施磷水平为15、30与60μg/g时的最佳施磷混土比例分别为25%、75%和100%;同样供试A土壤上,玉米幼苗在上述3个施磷水平下的最佳施磷混土比例依次为25%、50%及75%,而在较粘重的B土壤(粘质棕红壤)上,其值相应为6.2%、12.5%、和25.0%。因此,玉米与大豆幼苗的最佳施磷混土比例均随施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而且当土壤的吸附固磷能力较强时,幼苗的最佳施磷混土比例则较低。


湖北省棕红壤旱耕地干旱成因分析及调控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气象资料分析和土壤测试结果表明:7~10月份降雨少与蒸发多的矛盾及棕红壤不良的水分特性是我省棕红壤区域伏秋旱严重的根本原因。旱地局部深耕、旱坡地垄作免耕覆盖、秸秆覆盖等调控措施都有一定的防旱保水效果;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则可最大限度地抵御干旱。
关键词: 棕红壤,旱耕地,干旱成因,调控技术


棉、菜粕喂猪的适宜配比
《农家顾问 》 1999
摘要:棉、菜粕是我国农村的主要蛋白质饲料资源。但由于棉粕含有游离棉酚,菜粕含有硫代葡萄糖甙等有害物质,并且单宁和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因此大多用于直接肥田,造成蛋白质饲料资源的浪费。至今我国用于直接养猪的棉、菜粕数


金水乌鸡白羽丝毛系选育报告
《湖北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以白羽丝毛乌骨鸡为基础,经6年9个世代闭锁群继代选育培育出金水乌鸡白羽丝毛系。白羽丝毛系90日龄体重105kg,料肉比306∶1。采用家系选育控制乌骨鸡就巢性,就巢鸡比例由6030%下降到2251%。
关键词: 中国乌骨鸡,金水乌鸡白羽丝毛系,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