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植酸酶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由于无机磷源饲料资源不足,价格上扬,使得人们在动物日粮中应用植酸酶来开发谷物、饼粕中磷的兴趣日益浓厚。本文就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一概述。1植酸酶的来源及特性自然界中植酸酶来源很广,小麦、大麦、黑麦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存在有较高活性的植酸酶,而燕麦、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初报

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两年对温麦6号小麦的小区试验和高产攻关调查研究,提出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的几个群体质量指标,即最高叶面积系数为10.0左右,高效叶面积率70%以上,有效叶面积率95%以上,每公顷成穗在750×10~4左右,分蘖成穗率50%左右,抽穗期无效分蘖残存率在5%以下。同时对上三叶的叶面积和叶质量以及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特点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群体质量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CD14结构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科技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用牛肺巨噬细胞构建了cDNA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参照人和小白鼠CD14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编码牛CD14的特异性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牛CD14基因的核苷酸在相同区域内与人CD14的同源性为79%,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3%;而与小白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75%和71%。无论在核苷酸还是氨基酸水平上,牛CD14基因与人CD14的同源性都要高于与小白鼠的同源性。

关键词: 牛,CD14,聚合酶链反应,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质潮土小麦成穗规律及其增穗途径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2年对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及成穗特点的研究表明,砂质潮土小麦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达到高产水平所需的群体头数,但其分蘖下降死亡快,成穗率低。在小麦生长前期施用较高水平氮肥也不能满足小麦后期生长需求,而加强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是该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成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瓜菜良种开发的思考与设想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加快瓜菜良种开发的思考与设想陈晓史宣杰徐小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郑州450002十五大召开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向深化发展。作为省级农业科学院(所)如何把自身的科研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是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47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豫麦47号的选育雷振生林作楫吴政卿杨会民赖菁茹张世成宋保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80年代中期,我国小麦生产连续数年获得大丰收,然而,随之而来却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一方面,大量商品粮积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制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现状及其防制对策

中国家禽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概述鸡的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B群DNA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能引起鸡只急性死亡,消瘦,在内脏、皮肤、肌肉内形成肿瘤;侵害外周神经系统,引起脚、翼神经麻痹;双目失明等多种临床症状。自70年代Witer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春矮早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春矮早孙玉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目前,河南省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迟发晚熟,黄萎病和棉铃虫危害严重。针对这些问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式杂交[(豫1×中31)F1×辐矮816]F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效包膜尿素肥效试验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长效包膜尿素是一种肥效周期长,利用率高的新型氮素化肥。1996~1997年在玉米上进行了肥效和用量试验,以期为该肥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在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地,供试土壤为黄潮土,0~20cm土壤基础农化性状:有机质10.5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配合力、杂种优势、系谱关系、生理和遗传特点及形态特征等,结合育种实践,将我国玉米种质分为改良Reid、Lancaster(Mo17和自330两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其它(外杂选、综合品种选、Suwan和低纬度种质4个亚群)5个杂种优势群9个亚群,提出了若干改良利用意见。并对种质基础狭窄、杂优群划分与利用、种质改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改良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