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稀土对灵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在灵芝培养料中添加稀土元素对灵芝的菌丝生长、子实体的鲜重和干重的影响。方法:采用稀土拌料的方法。结果:稀土的浓度对灵芝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在7.49%~10.96%之间;稀土浓度对灵芝的菌丝均有增白作用,洁白度随稀土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稀土在100,150μg·g-1时,灵芝子实体的干重和鲜重有显著增加。在50μg·g-1时,虽灵芝子实体的鲜重有所减少,但其干重却增加2.0%。结论:稀土浓度在100~150μg·g-1时,灵芝的产量增加显著,可供生产使用。
关键词: 稀土;灵芝;菌丝;子实体


氮磷钾肥与络氨铜配施对抗虫棉产量、品质及棉株养分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与络氨铜配施对抗虫棉产量、纤维品质及主茎叶氮磷钾铜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肥铜配施有利于皮棉产量、纤维整齐度及纤维伸长率的提高,并能提高主茎叶的磷素含量,磷氮比及磷素吸收量。采用频数分析法,模拟出本地上等肥力水平条件下,具有95 % 置信度每公顷产皮棉1 500 kg 以上的优化方案是:每公顷施N302 .20 ~358 .45 kg ,P2O5 120.88 ~143 .38 kg ,K2O302 .20 ~358 .45 kg,Cu 6 .88 ~12.74 kg。


人α-干扰素2B基因转化番茄,番木瓜的研究(I):人α-干扰素2B基因?…
《热带作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以PBV889(α-IFN-2B)为基因供体,利用ECOE I/PST I双酶切分离出基因α-IFN-2B,再利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质粒ROK Ⅱ(带PRV-CP基因,35SPROMOTER/NPT Ⅱ),用XBAI/SACI双酶切分离出大片段(E6)作为基因受体,采用定向连接法将α-IFN-2B拼接在E6上,完成植物表达载体构建.采用DAN DOT BLOT、RNA DOT BLOT对重组子进行筛选


橡胶树红根病的蔓延速度及预测预报
《热带作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橡胶树红根病菌主要依靠根系接触蔓延传染,其蔓延速度与橡胶树种植密度等有关。依据大田橡胶树发病情况调查,推导出红根病在橡胶树林段中的蔓延速度公式。运用此公式对橡胶树红根病在大田中的蔓延发展进行预测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似。


拟南芥Lfy基因的克隆及全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以拟南芥花蕾为材料,对Leafy(简称Lfy)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263bP,共编码420个氨基酸,与国外已报道的序列相比较,具有99.78%的氨基酸同源性。


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病毒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刘志昕潘俊松邵寒霜郑学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关键词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兰花受病毒危害相当严重,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umrings...
关键词: 齿兰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应用缩减杂交技术分离油菜叶片衰老相关基因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1998 CSCD
摘要:应用缩减杂交技术分离了油菜叶片衰老过程中表达增加的基因的cDNA克隆。结果表明,缩减杂交技术具有相当大的富集cDNA文库中目标基因的作用,能够成倍地提高cDNA文库目标基因的分离克隆效率。14个在油菜叶片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增强的缩减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所代表的基因可能编码的产物有11种:ATP硫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富羟脯氨酸糖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冷调节蛋白,多聚蛋白,假拟蛋白和转录因子。


中国咖啡锈菌(Hemileia vastatrix)生理小种研究
《菌物系统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咖啡植区收集到的58个咖啡锈菌菌株标本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鉴定出小种有7个。各咖啡植区除共同出现Ⅱ号生理小种外,云南咖啡植区还出现Ⅰ,XV,XXIII和XXIV号生理小种;海南则出现VI和XXII号小种;广东咖啡栽培地区未发现有新的生理小种。各咖啡植区新生成的生理小种种类有明显不同。


橡胶树不同抗风品系木材比较解剖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海垦1(HAI-KENG1)、PR107、GT1、RRIM600和PB865种不同抗风力的橡胶树品系的木材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描述木材结构的特征。以橡胶树木材的13个主要组成分子特征─—胶质纤维的分布及数量、导管长度、复孔率、导管弦径、导管密度、射线频率、单列射线高度、多列射线高度与宽度、纤维长度和宽度等因子,对不同抗风力的橡胶树进行比较,阐述了木材解剖特征与橡胶树抗风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不同橡胶品系之间木材部分组成分子存在明显差异;胶质纤维分布均匀和数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木材的韧性,增强抗风力;纤维长度与抗风力正相关;导管密度和抗风力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