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分析7个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畜牧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应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7个鸭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各群体的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中除SMO13(PIC=0.480)和APL83(PIC=0.372)为中度多态外,其余标记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鸭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鸭群体在微卫星座位的平均杂合度在0.514~0.646,最高的莆田黑鸭为0.646,最低的康贝尔鸭为0.514。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北京鸭与中型母本、小型母本聚为一类;康贝尔鸭和金定鸭聚为一类;莆田黑鸭与山麻鸭聚为一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仿生态栽培姬松茸的配方筛选及其氨基酸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0 CSCD
摘要:以稻草、五节芒和圆叶决明及羊粪为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进行不同配方处理的仿生态栽培。结果表明,15个配方中以A3(即20%稻草+30%五节芒+50%羊粪)的子实体产量最高,其次为配方B(即50%五节芒+50%羊粪)和配方B1(40%五节芒+10%圆叶决明+50%羊粪)。进一步比较用这3个配方栽培姬松茸时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发现配方B1栽培姬松茸时,这些成分的含量均优于其他2个配方,这一结果对姬松茸的栽培模式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及其局限性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0
摘要:综述了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例、总被引频次、立即引用指数、他引率、同行专家评审、摘转率、期刊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及其在应用中的局限性,为不同类型期刊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对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865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的测定,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阻断率<50%)的种猪,观察并记录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猪场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生产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为规模化猪场进行淘汰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显示:3个猪场(A、B、C)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提高了0.29头(P<0.05)、0.40头(P<0.01)和0.39头(P<0.01);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0.54头(P<0.01)、0.35头(P<0.01)和0.62头(P<0.01);平均窝产断奶仔猪数分别增加了0.65头(P<0.01)、0.71头(P<0.01)和0.81头(P<0.01);3个猪场(A、B、C)30~60日龄小猪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猪场(A、B、C)的母猪受胎率、仔猪断奶成活率和30~60日龄小猪成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淘汰加强免疫后猪瘟抗体不合格种猪后,可以显著提高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和小猪的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枯病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ANTI-8098A)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转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质粒pCM20进行青枯病生防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NTI-8098A)的电击转化,对电击转化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电击条件为2.5kV,200Ω,25μF时,转化的最佳条件为质粒DNA含量118ng,感受态细胞浓度为1.14×108CFU/mL。转化子ANTI-8098A:pCM20在无红霉素选择压力的LB培养基转接16次后,绿色荧光的表达仍为100%。对其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的生长速度和ANTI-8098A:pCM20基本一致。不同培养温度和培养转速对ANTI-8098A:pCM20生长的影响较大,当培养温度为35℃时,ANTI-8098A:pCM20的含量为60.0×108CFU/mL,当培养转速为250r/min时,ANTI-8098A:pCM20的含菌量为50.33×108CFU/mL。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pCM20和ANTI8098A对不同作物分离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无显著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