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淡紫拟青霉NH-PL-03菌株的胞外多糖粗提物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文中对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以期为其构效关系研究奠定基础。采用乙醇沉淀法从淡紫拟青霉发酵液中提取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后,过Superdex-G75凝胶层析柱分离得到胞外多糖EP-1。紫外分光法和SephacrylS-200HR凝胶层析柱检测EP-1为均一多糖,SephacrylS-200柱层析测得EP-1的分子量为35.2kDa,完全酸水解后纸层析检测EP-1的单糖组成中仅有葡萄糖,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结果表明EP-1的化学结构是以β-(1,3)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无分枝的葡聚糖。刚果红络合试验表明EP-1在稀的碱溶液中以3股螺旋构象存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技术与模式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阐述了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概况,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调研和重点茶区生产实践分析,提出适宜福建茶叶生产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构建技术与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专题一:水稻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三亚召开
《福建稻麦科技 》 2010
摘要:2010年4月11日,在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员的倡议下,经重大专项专题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的积极组织和号召,福建省粮食作物育种重大专项专题一:水稻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海南福建省南繁育种基地召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翁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淀粉制燃料酒精的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利用α耐高温淀粉酶、糖化酶及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2-1对木薯淀粉发酵酒精的液化、糖化及发酵等几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与时间因素对木薯淀粉液化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料水比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糖化时间对木薯淀粉产还原糖量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发酵过程中以添加0.5%硫酸铵的效果最好,发酵3d的酒精度为10.81%(v/v),为不添加氮源的4.98倍,淀粉出酒率达51.8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产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1年秋季以泉花327为母本,国际半干旱研究所的ICGV94449A作父本,有性杂交,混合系谱法选择,育成了丰产、耐旱、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系200131-6-1-2。该品系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春季进行生产试验,同年7月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花生专业组现场验收。荚果单产4215.3kg/hm2,比对照增产12.33%;子仁单产2844.8kg/hm2,比对照增产12.65%。粗脂肪含量51.56%,蛋白质含量29.08%。生育期120~123d左右。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青枯病鉴定结果为感病(S)类型。2010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福花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及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对连续27年施肥的南方黄泥田水稻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施用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稻草(NPKS)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不施肥(CK)分别提高74.9%、96.6%、91.7%,NPKM与NPKS处理产量分别比NPK处理提高12.4%与9.6%,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但NPKM与NPKS产量相当。双季稻年份(1983-2004年),NPK、NPKM、NPKS处理的水稻每5~7年年际增产率随试验年份的延长呈递增的趋势。早稻与晚稻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7.1%与60.0%。不同施肥处理产量与基础地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粒蚕豆“大朋一寸”特征特性及花荚期田间调控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大粒蚕豆"大朋一寸"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籽粒翠绿、口感香甜、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大朋一寸"花荚期叶面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和打顶、疏枝、疏花等田间调控技术对青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B或B+Mo、打顶、疏枝、疏花等调控技术均能显著提高青荚产量,增产效应大小为:打顶>喷施微量元素B+Mo>疏枝>疏花>喷施微量元素B。打顶比不打顶增产13.38%、喷施微量元素B+Mo比不喷施的增产7.87%、疏枝比不疏枝增产5.06%、疏花比不疏花增产4.16%、喷施微量元素B比不喷施的增产3.43%。综合应用喷施微量元素和打顶、疏枝、疏花等田间调控技术,青荚产量可增产28.62%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